華韻國學網 首頁 國學新聞 文化論壇 查看內容

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莫言對中國文化人的啟示:大作品得寂寞地地干

國學新聞| 文化論壇

2012-10-19 19:36| 發布者: 偷月| 查看: 2267| 評論: 0|來自: 瀋陽日報

摘要: 莫言:對中國文化人的啟示    齊世明   2012年10月11日,對於中國文學界來說,似乎是一個『劃時代』的日子,隨着來自山東高密的57歲『年輕作家』,『破天荒』終於獲得『諾貝爾』的青睞,當代中國文學也似可 ...
莫言:對中國文化人的啟示 
  齊世明
  2012年10月11日,對於中國文學界來說,似乎是一個『劃時代』的日子,隨着來自山東高密的57歲『年輕作家』,『破天荒』終於獲得『諾貝爾』的青睞,當代中國文學也似可翻開新的篇章!
  其實,有識之士皆以為,中國內地撞開諾貝爾獎的第一人,應來自科技界,是一名科學家。誰也沒有想到,這『第一人』竟來自文學界,是一名『土生土長』的中文作家。 

  自陳『善良、懦弱而寡言』的莫言,卻以一次石破天驚的『諾貝爾了』,可以給我們文化人諸多的啟示――
  啟示之一:真正的大作品、大事體,得寂寞地、沉靜寡言地干。――似莫言。
  在一些人眼裡,拜金主義『橫掃千軍』。『板凳一坐十年冷』的學人都坐不住了,多少爬格子的,牙根咬着卻不得不仰望郭敬明們的『商業出版物』碼成小山……
  而莫言卻從上世紀九十年代起用11部沉甸甸的長篇『純文學』,構築着自己的『高密東北鄉』――紅高粱世界!時至今日,他和賈平凹們仍然堅持手寫,堅持遠離娛樂,堅持不隨波逐流!
  物慾橫流之間,莫言真正做到了心無旁騖,一心筆耕,最近這部終贏得茅盾文學獎的【蛙】,便是構思十載,數年打造而成的。相比一個月甚至寫兩部長篇的寫手們,這足以令中國作家們深長思之。
  啟示之二:紀錄民族心靈歷史,及時回應時代呼喚。――如莫言。
  文學,應鼎力記錄一個國家民族之心靈歷史。但,面對着娛樂至上的環境,一些作家們對於創作現實主義力作,已經從無力退至無心。沒有對現實的觀照與人文關懷,斤斤計較於一己悲歡,有些作家遠離魯迅、老舍,甚至遠離王蒙、路遙!……
  莫言被世界讀者認可的,恰恰是他對中國社會課題的表達,各種時代的『關口』,沒有『莫言』,沒有缺席。當然,他的『(發)言』之方式,是一個作家的方式,而作家之言說方式,自然是文學的方式。而這,在被『穿越』『玄幻』和『新鴛鴦蝴蝶派』這些媚俗作品籠罩的當下文壇,確屬難能可貴!
  啟示之三:把人民舉過頭頂,把塑造人物奉為圭臬――像莫言。
  我是從人性角度寫作。我一直站在人的立場寫人――莫言這樣表態,莫言的路也這樣走。
  1980年代以降,對後現代派的膜拜成了時尚,有些作家『走進去』再也『走不出來』,遂『扁平』人物,抹殺故事。但在莫言的文學世界裡,一直以他所熟悉的那些『鄉親』、那片故鄉土地為主角,流淌在筆端的始終是以『家鄉』人們喜怒哀樂為細胞,是中國近現代史上人們經歷過的事……
  莫言是把人民舉過頭頂,放在心頭的!
  有一種說法,莫言獲得了諾獎,像一起事故。毋庸諱言,莫言是幸運的,能與他比肩的中國優秀作家起碼能數出近十位;莫言也是『不幸』的――沒有享樂,沒有娛樂,不懈勞作,這在大多數人的舌尖上就是忒不幸的傻小子……
  惟其如此,莫言做成了大事體,並將給為物慾所累、為浮名所系的眾多中國文化人以深刻啟示!
來源:瀋陽日報     

鮮花

握手

雷人

路過

雞蛋

最新評論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