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是非常善忘的生物。想當年,大家均無衣服穿的時候,並不覺得裸體有什麼可資利用的價值,反而想方設法找獸皮、尋樹葉來遮擋;如今穿上衣服了,反而看『裸』眼熱,逢『裸』色變,致使『裸』成了博名求利的利器,似乎忘記了過去大家一起『裸』的歷史。說穿了,還是因爲人被自己設置的條條框框禁錮得太久了,特別是針對女人的條條框框最多,所以,女人一『裸』,則舉國皆驚。 最近,人大才女蘇紫紫一『裸』而紅,如日中天,獲得了『裸模』的稱謂。對此,輿論基本是呈兩邊倒的態勢。讚許者認爲,蘇小姐張揚自我,率性自然,雖不是第一個吃螃蟹的,但絕非最後一個;反對者認爲,此風不可長,學生當以學業爲重,小心名利蠱毒社會人心,等等。趙炎認爲,與其誰也說服不了誰,倒不如取其中:『裸模』既非洪水猛獸,也非自然原生態,主要誘因是社會本身的浮華所致。 比如,據史料記載,北宋末期,整個社會崇尚浮華綺麗之風,『裸模』也曾應時而生,聚集於勾欄瓦舍等群眾娛樂場所,以致『市井喧然』。至南渡後,則絕跡不復存矣。 當然,北宋的『裸模』與今天的『裸模』相比較,有相同之處,也有不同之處。相同的地方,無非爲名爲利耳,所謂『天下熙熙皆爲利來,天下攘攘皆爲利往。夫千乘之王,萬家之侯,百室之君,尚猶患貧,而況匹夫?』『裸模』橫空而出,首先是聲名鵲起,其後才能獲利,個人賺得盆滿,團隊賺得缽滿,千古一律也。異同之處,則有以下四點,可以詳細說說,或能增長見聞、開闊視野乃爾。 第一,北宋『裸模』只在演出間隙瀟灑『裸』一回,相當於如今體育比賽中插播的美眉舞蹈,目的是爲了提高觀賞性,服務眼球經濟。據【東京夢華錄】記載,東京汴梁城『東華門外,市井最盛,……凡瓦舍有摘錦(相當於折子戲)出,往往數千人至,其最名角者,無非「引客」二三人,或齊出共舞,或獨出撩人,微露皮色,眾皆追捧之。』這裡說的『引客』,就是指『裸模』,主要任務是活躍現場氣氛,吸引客人來看節目。 來源:人民網 |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