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據居正回憶,汪精衛有一次到南京,『孫公留與談竟夕,力主和議,我等不以爲然,尋汪說話,汪已走上海矣。』汪精衛還向孫中山施加壓力,有時竟然說:『你不贊成和議,難道是捨不得總統嗎?』他還與吳稚暉等組織所謂『進德會』,力避廣東都督不就,以不當官自表清高,力主向袁世凱妥協。實際上,孫中山當時亦不能不委曲以從眾議,他不能改變與袁妥協的局面。 本文摘自【安徽史學】2003年第5期 原題爲:汪精衛與辛亥革命 汪精衛是如何影響辛亥革命歷史進程和發展方向的,南方革命黨人又是如何把革命勝利果實拱手讓給袁世凱的?目前,史學界對該問題的研究相當不夠,主要有兩種觀點:一種認爲,汪在辛亥革命時已叛變了革命,他是袁世凱在同盟會中代理人和潛伏在革命營壘中的內奸,對北方京津地區的革命活動進行了一系列的破壞,積極爲袁效勞,是袁的忠實得力打手(註:劉民山:【汪精衛在辛亥革命前後的叛變活動】,【歷史教學】1985年第4期。)。另一種認爲,辛亥革命時期,汪作爲資產階級革命家,追隨孫中山從事革命活動,有其歷史功績,但也表現出小資產階級革命分子的革命積極性、狂熱性和搖擺性特點,具有很大的不穩定性,這也許是他後來蛻化變質的一個因素(註:趙矢元、田毅鵬:【辛亥革命時期的孫中山和汪精衛】,【社會科學戰線】1986年第4期。)。兩者相比,第二種觀點更符合歷史事實,但仍有不足之處。本文的探討或許可以做一點彌補。 一、與袁結合,決定利用和影響袁世凱 汪兆銘(1883-1944),字精衛,原籍浙江山陰,因父親游幕廣東,遂僑居廣東番禺。19歲考中秀才,由廣東省選派到日本留學,入法政學校速成科,後加入同盟會,充評議會議長及(民報】主筆,宣傳革命思想,頗喜表現。1906年,隨孫中山、胡漢民等遊歷南洋各地,並建同盟會支部。1909年秋他隻身赴北京謀炸攝政王載灃,晚間秘密在什剎海小橋地方埋置炸藥,事泄被捕,被判處死刑,但載灃鑑於當時黨人勢力強盛,唯恐引起黨人更大的憤怒,遂對汪精衛減刑處以永遠監禁。此次活動爲汪贏得很高聲譽,孫中山也給予較高評價,把他與吳樾、劉思復、熊成基等革命烈士相提並論,認爲他們『意氣所激發,不特是敵人爲之膽落,亦足使頑夫廉,懦夫有志矣。』(註:甘乃光:【孫中山全集分類索引】,第3-4頁。)汪長期跟隨孫中山,遇事常參機密,他的言行可以影響孫中山的決策。 辛亥革命時期,出於某種政治上的考慮,袁世凱和汪精衛之間存在一定的吸引力,雙方都有利用的價值。汪精衛看中袁世凱在清軍中的影響力,所以出獄後便到河南勸說袁世凱逐清,當時袁未採納。袁世凱出山任事後,他的兒子袁克定在北京等地進行活動,並以太原公子自任,『精衛亦陰結之。事聞於袁,則私見精衛,謂非常之舉,非兒輩所知,而自輸誠於民黨。』(註:邱權政、杜春和編:【辛亥革命史料選集】,第217頁,湖南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同時對汪表示了籠絡之意。袁世凱看中汪精衛在同盟會中的特殊聲譽和影響,看中汪在孫中山心目中的地位和作用,所以汪精衛尚未出獄時就收到袁世凱通過陸建章轉交的贈款(註:杜春和、林斌生、邱權政編:【北洋軍閥史料選輯】上,第104頁,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81年版。)。汪與羅世勛、黃復生的出獄,據說是袁世凱、張鳴歧保釋。『當時世凱在彰德,乃電使其子克定告黃復生曰:君等勿他去,宮保來京時,尚欲一見汝等也。復生、世勛聞之大驚,當促兆銘避之他處,曰:此嫌疑地,不可留也。兆銘不聽。於是黃復生兼程往滬,羅世勛則匿居天津,獨兆銘留北京以待世凱之來。世凱到京就職內閣總理大臣後,則使兆銘與楊度、汪大燮輩發起國事共濟會以搜刮諸親貴財貨。』(註:胡鄂公:【辛亥革命北方實錄】,第78頁,文海出版社印行。)從中亦可知道汪精衛不怕事的個性。 汪精衛在武昌起義後20多天才走出監獄,最初打算運動吳祿貞起兵反清,後因吳被刺身亡而中止。隨後他與其同鄉、袁的幕僚梁士詒建立聯繫,商討聯袁倒清的可能性。汪精衛一度考慮過暗殺袁世凱,1911年11月22日,汪兆銘『忽強外交部主事魏宸組同謁世凱,宸組固留學法國時加盟同志,於謁世凱辭出後讓兆銘曰:汝欲我助世凱以殺革命同志耶?何與之綢繆爲也?兆銘曰:吾將畀汝以炸彈殺世凱於外交部,故使汝先識之。宸組曰:暗殺事則非吾之所素習。兆銘曰:不能暗殺,何言革命?宸組曰:吾不革命,吾亦不助世凱殺革命同志也。』(註:胡鄂公:【辛亥革命北方實錄】,第82-83頁,文海出版社印行。)當時北方多數革命黨人主張暗殺袁世凱。魏宸組告訴張國淦:『黨人秘密集議,令彼值班日懷兩炸彈上樓,伺袁乘轎到宅門經過時,投下炸袁,以去革命障礙,當時不能拂大眾意,但本人不會擲放炸彈,就令勉強投下,決難命中,於事無濟,而生命斷送矣,言下頗淒楚。胡秉柯言此事當審量,不可孟浪,可與精衛謀之,又兩日,魏言此事經大眾討論,先以去袁留袁究竟於革命何者有利,結果袁有實力,在彰德時亦與民黨有往來,如利用袁未始不可促成革命,若去袁則北方實力無統率者,更不易征服,精衛主持尤力,遂決定利用袁,取消上次炸袁之議。』(註:張國淦:【辛亥革命史料】,第114-115頁,文海出版社有限公司印行。) 汪決定利用袁並影響袁,並不是他個人的意圖,而是大多數辛亥革命領袖們的意見,汪不過是當時『用袁倒清』計劃的積極實行者而已。當時孫中山、黃興、宋教仁、黎元洪等人一致認爲:袁如果站到革命方面來,就以總統職位作爲報酬。孫中山在許多電報、函札里都表示贊同爭取袁世凱倒戈反清,推袁爲民國總統。武昌起義後不久,『袁世凱出統軍政,歐洲同志吳稚暉等,亦知其不易與。時孫先生適至英,乃請先生以電致袁,謂「能倒戈爲漢滅清,當推袁爲民國總統」』(註:【胡漢民自傳】,【近代史資料】1981年第2期,第52頁,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81年版。)。1911年11月16日,孫中山曾致電武昌軍政府:『今聞已有上海議會之組織』,『總統自當推定黎君。聞黎有推袁之說,合宜亦善。』(註:上海【民立報】1911年11月17日。)11月9日,黃興寫信給袁世凱,把袁比作拿破崙、華盛頓,說袁能做到推倒清廷,則『非但湘、鄂人民戴明公爲拿破崙、華盛頓,即南北各省當亦無有不拱手聽命者。』(註:黃興:【致袁世凱書】,【近代史資料】1954年第1期,科學出版社1954年版。) 爲了利用袁世凱,實現聯袁倒清的計劃,汪精衛還徵求過南方革命黨人意見,當時汪精衛曾『派人來漢密告南方同志,說袁世凱不是效忠清室的人,如南方革命黨肯舉他爲第一任共和國總統,他是願意同我們一致行動的,汪囑南方同志從速表示態度,以促袁早下決心。武漢革命同志都贊同汪精衛的意見,並囑汪在北方對袁世凱多做工夫,促成其事。』(註:李書城:【辛亥革命前後黃克強先生的革命活動】,【回憶辛亥革命】,第147頁。)可見汪爭取袁世凱反正的計劃得到了南方革命黨人的支持和贊成。 汪精衛既然決定利用袁世凱,並影響袁世凱傾向共和,便頻繁活動。他與袁克定、楊度等人積極爲袁世凱謀取民國大總統。這不僅使他暗中成爲袁世凱的策士,而且還決定了辛亥革命的發展方向,使這場革命越來越朝著和平的方向發展。 袁世凱最初傾向於君主立憲。袁世凱在接見參預和議的各省代表時,表示要維持君憲,態度明確,好象他要堅定不移地效忠清室,致使懵懵者認爲其言可信,無法喻其弦外之音。其實,袁此時還徘徊於君主與共和之間,正視何者發展對己有利才做最後的抉擇。後來袁世凱捨去君主立憲而言民主共和,在一定程度上是受汪精衛、魏宸組的影響。汪自被釋放後,即逗留在京,並往來京、津之間,與北方黨人聯繫,且與楊度、汪大燮等於袁內閣成立之前,發起組織國事共濟會,主張南北停戰,由國民會議協議國體。袁派其子克定與汪結交,並經常約汪長談,意在聯絡民黨,消除敵意,並進而運用之,而汪精衛亦邀魏宸組同往,乘機灌輸以共和學說,亦頗具說服力。袁世凱此時表面上仍不肯放棄君主立憲之說,而內心已逐漸傾向於民主共和。 |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