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韻國學網 首頁 國學新聞 文化論壇 查看內容

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莫言拒絕修繕故居難能可貴,展現文人風骨

國學新聞| 文化論壇

2012-10-23 18:30| 發布者: 阿土伯呀| 查看: 1741| 評論: 0|來自: 長沙晚報

摘要: 日前,有遊客去山東省高密市大欄鄉平安莊看莫言舊居,山東省旅遊局的調研組也前來考察將舊居開發成旅遊線路的可行性,並提出修繕舊居。村民說,此前,莫言覺得這樣做勞民傷財,曾屢次拒絕當地政府的修繕請求。(10月2 ...
日前,有遊客去山東省高密市大欄鄉平安莊看莫言舊居,山東省旅遊局的調研組也前來考察將舊居開發成旅遊線路的可行性,並提出修繕舊居。村民說,此前,莫言覺得這樣做勞民傷財,曾屢次拒絕當地政府的修繕請求。(10月22日【新京報】)


  如果說生存是一種狀態,那麼莫言的獲獎絕對是一件壞事。每天接待採訪疲憊不說,還要考慮如何婉拒這樣或那樣的饋贈,這對一個曾經浸潤在寂寞與飢餓里太久的人來說,絕對是一種遭罪。


  當然,拒絕人需要藝術,但更多的還是需要勇氣。尤其是這一次,莫言所面對的是故鄉的政府,他不僅不止一次拒絕,還稱這樣做只會勞民傷財。這樣有態度的拒絕,絕對是需要勇氣的。 


  筆者以爲,這樣的拒絕也展現了文人的風骨。在中國歷史上,具有『不媚權、不媚俗』等文人風骨的人並不少見。然而,不知從何時起,這種曾在文人身上閃爍著光芒的高潔風標,卻悄然喪失了。一些文人失去了基本的爲文原則;一些文人有點名氣,就浮躁不堪,處處擺譜,藉機削尖腦袋往金錢和權勢里鑽,對別人的饋贈更是來者不拒,把文人的尊嚴、廉恥都丟盡了。


  如今文學邊緣化,文人的日子不好過,這是事實。但是,文人尤其是作家多是業餘的,另外還有一份維持正常生活的收入。日子再清苦,也不至於清苦到【紅樓夢】作者在民間寫作時那樣艱苦窘困的地步。此種情形下,文人風骨喪失了,難道不值得惋惜嗎?


  從這個意義上說,莫言的善意拒絕,無疑是難能可貴的,爲今天的文人樹立起一個標杆,讓人看到真正大家的胸襟氣概,懂得如何去對待自己真實的人生。當然,這樣的文人風骨,更應該得到社會的認同與理解、尊重。讓文學的歸文學,讓經濟的歸經濟,這也更符合社會發展常態。


    賀成
來源:長沙晚報     

鮮花

握手

雷人

路過

雞蛋

最新評論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