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韻國學網 首頁 國學新聞 文化論壇 查看內容

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古村落消失是好是壞 請聽聽村民自己的聲音

國學新聞| 文化論壇

2012-10-26 23:47| 發布者: 真衣| 查看: 1806| 評論: 0|來自: 廣州日報

摘要: 中國文聯副主席、國務院參事馮驥才一句『每天消失百個村落』成了熱點。相關部門的統計顯示,我國的自然村十年前有360萬個,現在則只剩270萬個。馮驥才當然不只是想通過數字說明一個事實,更想表明一種態度:保護傳統 ...

中國文聯副主席、國務院參事馮驥才一句『每天消失百個村落』成了熱點。相關部門的統計顯示,我國的自然村十年前有360萬個,現在則只剩270萬個。馮驥才當然不只是想通過數字說明一個事實,更想表明一種態度:保護傳統村落迫在眉睫。

這條消息激起了很多人對『消失的村落』這個話題的共鳴。我的家鄉,原來是蘇北的一個小村莊,在它所在的縣升級為市、市又在近來成為地級市的一個區、一次次的行政撤併後,很多小村也都在『只爭朝夕』的大刀闊斧下消失了。

這是一個容易讓人傷感或引起紛爭的話題,對於『每天消失百個村落』,兩種觀點截然相反,一撥人在順着馮驥才的文化懷舊情緒,批評現代化的粗魯甚至粗暴,稱消失的村落是城市化進程中的一場文化災難,滿懷憂思地自省『我們都是「消失的村落」的肇事者』,呼籲『請給傳統村落一個傳承的土壤』。而另一撥人則完全相反,他們歌頌這個史詩般的城市化進程,讚美城市化的進步,讓那麼多農民成為市民。

兩種觀點,我都不以為然。因為,這兩種觀點,都僅僅是站在旁觀者的角度看待村落消失這個話題,而沒有設身處地;都只是把自己當成一個看風景的人,而沒有關注村落的消失到底是怎樣一個過程,身在其中,經歷了生活變遷的村民們,到底是怎樣看待這個過程的。他們的眼中都只有文化、風景、發展、村落這些宏大的概念,而沒有實實在在、有血有肉的人。

有沒有人充滿感情地問一聲,那些身在其中的經歷着村落消失過程的人們,你們是怎麼看待村莊的消失的?你們是希望生活在昔日的村莊,還是今天的土地上?

從旁觀者的角度來看,那些村落是風景,它能滿足我們對農耕文明的觀賞,如詩如畫的美景,田園牧歌的生活,對於生活在城市中的人,有着不一樣的風情,那就是風景。對於文化研究者來說,這些村落保留着很多文化基因,有研究的價值和文化傳承的功能。對實用主義者來說,這些村落與現代化的追求格格不入,不符合現代性的審美。可是,對於生活在其中的人來說,那是他們賴以為生的土地。他們不是風景,也要擁抱現代文明,我們無法自私地苛求他們固守種種農村的落後,滿足我們外來人對傳統的審美。他們不是工具,有自己的追求,我們更無法強迫他們接受一種現代生活,放棄在我們看來落後的文明和文化。村落,需要的不僅僅是保護,更需要的是尊重村民們的選擇權,他們有追求自己幸福的權利。

村落的消失,文化保守主義者不必悲傷,實用主義者也不必歡呼,關鍵,這是一個自由的過程嗎?村民的權利受到尊重了嗎?傳統村落不僅是文化和風景;面對消失的村落,不能只有抒情,要看到消失的村落背後沉沒的聲音。(曹林)


來源:廣州日報     

鮮花

握手

雷人

路過

雞蛋

最新評論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