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上數例反映出在元明時代,大致還沒有岳母刺字的故事流傳。幾處演義小說和戲曲都將何鑄改成周三畏,當時大理卿周三畏確是此次冤獄的副主審官,按前引【宋史・何鑄傳】的敘述,是可能在審訊時,也見到岳飛的背上刺字。至於說周三畏反對冤獄,又與史實不符,筆者已另外撰文((岳飛冤獄與周三畏其人】,見【岳飛和南宋前期政治與軍事研究】一書。惟有((精忠旗】仍然忠於史實,說是何鑄和李若樓反對冤獄。
【如是觀傳奇】爲清康熙五十三年(1714)抄本,其作者一說是張心其,另一說是明末吳玉虹,被杜穎陶先生編人【岳飛故事戲曲說唱集】中。此傳奇中出現了岳母刺字的情節。其第九出有岳母說唱道:『起來!我將「精忠報國」刺入你皮膚了!你當日夜牢記,念君奮力把胡酋退,念親及早把捷書寄。』此處已將『盡忠報國』訛爲『精忠報國』。 【唐門岳氏宗譜】一書是在清『光緒丁酉』(二十三年,1897)刊行,此書卷2有彰德府推官張應登『節錄』【忠武王傳】。張應登據同書卷1(增建精忠廟九公祠議】(湯陰王廟),爲明朝『萬曆戊子(十六年,1588),彰德府司理內江張應登』。據清【河南通志】卷32和【四川通志】卷9,他是四川內江人,字玉車。在【忠武王傳】前的『玉車張氏曰』中說:『惟【金佗粹(梓)編】載章尚書穎所進傳,詳記後先,綜緝王生平忠孝、戰伐、勳勞,以至被冤受禍首尾,條貫爛然較著。蓋章尚書原本於亦齋先生((行實編年】,而傳之者其詳且實,宜也因取而裁之。』張應登說明他的節錄取材於章穎【岳飛傳】,而章穎【岳飛傳】又是依據岳坷的【鄂王行實編年】。張應登所編的【忠武王傳】中有一段岳母刺字的記錄:『飛至孝,靖康初,始見高宗,母涅其背曰:「盡忠報國。」既而飛留妻養母,從高宗渡河。』錢汝雯編【宋岳鄂王年譜】卷1引【唐門宗譜】的文字稍異:『王至孝,靖康初,始見高宗。母涅其背曰:「盡忠報國」趣之行,遂從高宗渡河。』對照【鄂國金佗續編】卷19章穎【鄂王傳】,同樣位置的文字如下: 初,飛從戎,留妻養母姚氏,從高宗渡河。既面河北淪陷,音問隔絕。飛遣人訪求,數年不獲。俄有自母所來者,謂飛日:『而母寄余言:爲我語飛,勉事聖天子,無以老姐爲念也。』飛乃竊遣人迎之,往返十有八,然後歸。 此段確是依據前引【鄂王行實編年】改寫的,根本沒有岳母刺字的記錄。是否是張應登節錄自章穎【岳飛傳】的另一版本呢?筆者個人編【鄂國金佗續編】的章穎【鄂王傳】校注,是使用了【鄂國金佗續編】的【鄂王傳】、【宋朝南渡十將傳】、【皇宋中興四將傳】等版本,均無岳母刺字的記錄。我在【岳飛和南宋前期政治與軍事研究】一書中,撰有【從南宋官私史書中的岳飛傳到<宋史・岳飛傳>】一篇,曾另作考證,證明元人編修【宋史】卷365【岳飛傳】,大致是照抄南宋官史((中興四朝國史】的((岳飛傳】,而【中興四朝國史】的【岳飛傳】大致是章穎【岳飛傳】,即上引【鄂王傳】的縮寫。其中比章穎【岳飛傳】增加了何鑄審訊時,岳飛露出背部刺『盡忠報國』四字的內容,這應是南宋史官修((中興四朝國史】的【岳飛傳】時,依據何鑄子孫上報的行狀、墓誌之類而增補者。但((宋史】卷365【岳飛傳】亦無岳母刺字的記錄,正可間接證明章穎【岳飛傳】確無岳母刺字的情節。張應登【忠武王傳】增加岳母刺字的記錄,言之無據。這無非是兩種情況,一是張應登據當時的民間傳說增飾,二是張應登原著並無此段記述,而是在清光緒年間【唐門岳氏宗譜】成書時篡改增飾者。因爲【唐門岳氏宗譜】一書偽造成分確實甚多。例如岳雷分明是流放時死於嶺南,而此書卷2【紹忠侯雷公傳))卻說他在宋孝宗時從嶺南北還。又如我曾在【岳飛後裔考略】一文中考證,【唐門岳氏宗譜】對謝應芳【龜巢稿】卷18明洪武十九年(1386)的【跋岳氏族譜】的文字,作了明顯的篡改。故此書雖刊登張應登【忠武王傳】的文字,不一定就是原文。 |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