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韻國學網 首頁 國學新聞 文化論壇 查看內容

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繁華只是表象 中國藝術展"大時代"遠未到來

國學新聞| 文化論壇

2012-10-29 23:04| 發布者: 南丘| 查看: 2041| 評論: 0|來自: 中國文化報

摘要: 9月28日,第五屆中國北京國際美術雙年展開幕;10月2日,第九屆上海雙年展開幕;10月11日,藝術廣東開幕;10月12日,第二屆中國西部國際藝術雙年展開幕……短短半個月,從北到南,從東到西,先後登場的各種藝術展讓人 ...

9月28日,第五屆中國北京國際美術雙年展開幕;10月2日,第九屆上海雙年展開幕;10月11日,藝術廣東開幕;10月12日,第二屆中國西部國際藝術雙年展開幕……短短半個月,從北到南,從東到西,先後登場的各種藝術展讓人目不暇接,藝術家們則輪番走秀,你方唱罷我登場。面對如此熱鬧的場面,不少人在網上感嘆:各種展,各種爆炸!藝術展的『大時代』來了!

眼下,展覽之花幾乎開遍了中國各地,除了上海、廣州、成都、深圳、南京、重慶、銀川等城市已經連續舉辦的雙年展、三年展,今年,首屆蘇州・金雞湖雙年展和首屆新疆當代藝術雙年展又先後加入藝術展的隊伍。此外,一些城市還有每年都會定期舉辦的博覽會、藝術節等,如北京的藝術北京,上海的上海藝博會和上海藝博會國際當代藝術展等。對此,有人做了這樣的推算:照這樣下去,中國有23個省,4個直轄市,5個自治區,2個特別行政區,如果每個省市都舉辦雙年展和三年展,中國至少有33個展。此外,還有各省市的地方上的雙年展以及各種藝術節,那麼,中國的雙年展、三年展、藝術節將數不勝數,在數量上早晚要比其他國家的雙年展和三年展相加的總數還要多得多。

誠然,從產業的角度看,藝術展遍地開花對於繁榮和發展藝術品市場起到了良好的推動,展覽一方面為藝術家、藝術愛好者搭建了交流的平台,降低了交流的成本,一方面還能夠促進藝術產業的專業化分工。而從城市形象的角度看,藝術展是城市推出最新藝術成就的重要窗口,反映了一個城市的整體素質,對於提升城市形象、打造城市名片也起到了很好的推動作用。然而,或曰雙年展,或曰三年展,大多是國際性、當代性、綜合性三者兼具的大型藝術活動。但目前國內的這些活動卻鮮有擠進全球具有影響力的大展之列的,無論是在展覽的質量、規模上,還是在展覽的影響力上,國內的藝術展都遠遠不夠,很多地區的雙年展、三年展所打出的『國際』名號實在名不副實。

此外,文化藝術產業屬於經濟基礎之上的上層建築產業形態,它的發展水平會對一個地區的經濟發展也產生反作用力,藝術展也應該在推動地區或城市的經濟發展上有所貢獻。然而,從眾多業界人士的口中,筆者了解到的情況卻恰恰相反,國內多數雙年展、三年展是由政府買單的。

反觀那些國際知名的藝術展,不僅能夠匯集全球藝術界的精英,打響城市品牌,更能為舉辦城市帶來可觀的實質效益。以世界上輩分最長的雙年展――威尼斯雙年展為例,該展每兩年舉辦之際,整個威尼斯城的訪客人數呈數倍增長,當地的餐廳、旅館爆滿,即便是400歐元一晚的高房價,也無法阻擋藝術愛好者們的瘋狂湧入。據統計,第50屆威尼斯雙年展時,意大利政府投入1億美元,雖然當年全球遭遇SARS危機,但威尼斯在雙年展期間僅旅遊收入就超過了1億美元。2010年,參與到利物浦雙年展的人次達到了6.24萬,這給當地經濟帶來了2700萬英鎊的收入。還有德國中部的小城市卡塞爾市,在舉辦『卡塞爾文獻展』的100天裡,吸引參觀人數60萬人次,是當地人口數量的3倍,藝術展為當地帶來的經濟效益可想而知。

其實,當初威尼斯創立雙年展的主要初衷和動機之一,就是要為當代藝術建立一個新的市場。所以,直至1968年,威尼斯雙年展一直都設有銷售辦公室,以此幫助藝術家銷售作品,並提收10%的佣金。1968年以後,威尼斯雙年展的董事會決定禁止在主場館內進行銷售,但在雙年展上鍍了金的作品格外受藏家青睞,交易也就不可避免地產生了。此外,門票收入也是很重要的一部分。國際上雙年展和藝博會大都售賣門票,在適當控制人流量、保證展覽質量的同時,也能夠收回部分投入。據統計,2010年,韓國光州雙年展的收費訪客人數超過30萬人次;巴西第25屆聖保羅雙年展的參觀人數達67萬人次。訪客越多,主辦方收回的成本也就越多了。

再回到最初的那個命題上,眼下各種雙年展、三年展遍地開花,中國藝術展的『大時代』真的來了嗎?或許,當這些各種展覽能夠收回成本甚至有所盈餘之時,中國藝術展的『大時代』就真的來了。

(金子)


來源:中國文化報     

鮮花

握手

雷人

路過

雞蛋

最新評論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