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水滸傳》裡潘金蓮與西門慶相互勾搭的風流故事家喻戶曉,武松為兄報仇怒殺嫂嫂的故事也為人津津樂道。近日,在山東台兒莊古城某景點系列【水滸傳】人物雕像中,有一個武松『挖心祭兄』的雕像,因潘金蓮全裸的胸部,引起網友熱議。 在中國,對待裸體雕塑,向來言人人殊,莫衷一是。此次對潘金蓮的裸胸雕像,公眾舌尖自然也免不了翻轉一番。支持者認為,『裸胸』沒問題,景區雕塑而已,用藝術的眼光看便罷了。況且,原著武松『挖心祭兄』就是這麼寫的;反對者認為,雕塑不合適,有傷風化,『老少皆不宜』。 原著中,武松殺潘金蓮一幕出現在第二十六回:偷骨殖何九叔送喪供人頭武二郎設祭。施耐庵這樣寫道:『那婦人見勢頭不好,卻待要叫,被武松腦揪倒來,兩隻腳踏住他兩隻胳膊,扯開胸脯衣裳。說時遲,那時快,把尖刀去胸前只一剜,口裡銜着刀,雙手去挖開胸脯,摳出心肝五臟,供養在靈前;「I查」一刀,便割下那婦人頭來,血流滿地。』按常理來說,既然『扯開胸脯衣服』,潘金蓮的胸自然是裸露的,原著中這麼寫,雕塑創作者『照章辦事』,有何不可?公眾又為何『莫名驚詫』? 其實,我以為,問題的根本不在於潘金蓮的裸胸,而在於武松那個有點『猥瑣』的動作。通過網絡畫面,我們很明顯可以看到武松的手已明顯『觸碰』到潘金蓮全裸的胸。同一個場景中,孤男寡女,黑燈瞎火,身體還有『親密接觸』,請問,這不是誨盜誨淫,是神馬?將這樣一尊極富情色畫面感的雕塑置於凡夫俗子之前,不彆扭才怪!我們可沒達致慧能禪師『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的超脫境界。 有人以『裸體雕塑多了去了』來論證這尊雕像存在的合理性。這其實在邏輯上陷入了兩個誤區。一者,絕大多數裸體雕像都是獨立雕塑或同性雕塑,並沒有加入『男與女』的場景元素,更不會有『親密接觸』,性質不同,如何構成類比?二者,『裸體多了去了』也不能說明這些裸體雕像就深孚民意。很多城市的公共雕塑,完全是『拍腦袋『工程,沒有經過起碼的民意聽證,建起來之後,反倒是民意喧騰,倒戈聲一片。也就說,裸體雕塑多並不一定說明公眾需要它們。因果誤用,經不起推敲。 當然,對潘金蓮裸胸像的熱議還與媒體議程設置有關係。查看多家媒體報道,都是以片面的『潘金蓮雕塑胸部全裸』為對象,卻忽視了武松與潘的『互動』,這自然就對公眾形成誤導,討論也就無的放矢了。(王言虎) 來源:紅網 |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