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路艷霞
為了慶祝中國書店成立60周年,11月1日至4日,『中國書店藏珍貴古籍展』將在位於琉璃廠的中國書店多功能廳舉辦。百種珍貴古籍既有隋寫本【大般涅經】卷之七,又有舊藏於杭州雷峯塔磚心內的五代時期吳越王錢m刊刻的【一切如來心秘密全身舍利寶篋印陀羅尼經】;既有北宋費氏進修堂蝴蝶裝【資治通鑑】、南宋中隱書院包背裝【新刊山堂先生章宮講考索】、宋刊本【重刊許氏說文解字五音韻譜】等具有鮮明特色的宋版古書,又有對紅學研究有着重大影響的一百二十回抄本【紅樓夢稿】、木活字程甲、程乙本【紅樓夢】等。 百種珍貴古籍記錄了中國書店60年的發展印記,這些從民間、從海外收購來的古籍,各個都有不凡的經歷和故事。 紙幅最長敦煌遺書面世 在百件展品中,距今最久遠的當屬隋寫本【大般涅經】卷之七,該書被確認為今存敦煌遺書中單紙最長的隋代經卷,並已入選【國家珍貴古籍名錄】。 根據中國書店大事記記載,【大般涅經】卷之七,共7張紙,總長度為775厘米,有4張紙的單紙長度在140厘米以上,其中單紙最長者為143厘米。關於該珍品如何收購而來,大事記沒有說明,只記載了於1986年收購。 國家圖書館善本部研究員李濟寧介紹,2009年前後,中國書店着手進行敦煌遺書整理出版,在整理過程中,他發現這件東西很特別,『一張紙的紙幅非常長,如此長度的紙張在敦煌遺書裏非常少見。』他認為,敦煌遺書的價值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一是文物價值,二是文獻價值,三是藝術價值,但是這件藏品因紙幅長,其文物價值顯然比其他敦煌遺書的文物價值要高許多。 現在見到的敦煌遺書,都是在公元4世紀至公元11世紀完成的。『這個時期裏,大量的敦煌寫經的用紙幅長大概不超過50厘米,但這件【大般涅經】的紙張居然有140厘米左右,說明當年的造紙技術已經達到非常高的程度。一般認為當時的用紙是麻紙,即用麻來做原料造紙。』李濟寧至今還記得這件藏品帶給他的震撼,『紙張造得非常細膩,表面金黃燦爛,字體工整,墨色清晰,黃紙黑字非常漂亮。』令他驚訝的是,這件藏品保存狀態很好,甚至不用修復。 研究人員發現這件敦煌遺書後,自然非常興奮,但是按照學術研究的程序,還要再繼續進行考證和查找,2009年時,李濟寧在編輯【英國國家圖書館館藏敦煌遺書】一書時,有了全新發現。『我們發現英國國家圖書館也有3件【大般涅經】,其字體和紙幅長度與中國書店所藏完全一樣,為同一個版本【大般涅經】。』但抄寫者到底是誰至今還是個謎,是寺院組織抄寫,還是僧人抄寫,或者公家機構抄寫,都不得而知。 【梁啓超手批稼軒詞】 契合文化熱 百件展品中,最能貼近當前文化研究熱點的是【梁啓超手批稼軒詞】。 【梁啓超手批稼軒詞】原底本為清代王鵬運刊刻的【四印齋所刻詞】之中的【稼軒長短句】十二卷本。據【梁氏飲冰室藏書目錄】記載,梁啓超藏書【四印齋所刻詞】九十四卷,『內【稼軒長短句】十二卷缺』,正是此次中國書店珍藏的遣缺之本。這套書外觀古樸清雅,全書一函五冊。 展覽一併展陳了影印出版的【梁啓超手批稼軒詞】,梁啓超手批朱墨雙色文字幾乎遍佈每頁,這些批校文字,大多為梁啓超考據和研究【稼軒詞】的心得,反映出梁啓超對辛棄疾【稼軒詞】的內心感觸和體驗,是他研究宋詞的直接記錄。另外,他對【稼軒詞】版本的考據和對辛棄疾抱負及豪放情懷的共鳴,都一一凝結於評點之中。 讓人感佩不已的是,梁啓超的手書字體秀麗、端莊,透露出其內心的沉着、安寧。在批校完三個月後,他就離開了人世。 而關於這套書的來源,於華剛和張曉東為我們講述了往事。 那是2007年夏天,香港一位藏家到北京辦事,順道來了一趟中國書店,他和盤托出了自己珍藏有【梁啓超手批稼軒詞】的秘密。這位藏家不僅愛古書,還藏有瓷器、字畫,是個地道的『老北京』。他對中國書店早就熟知,因此他明確表示,『如果要出手的話,還是想給中國書店。』張曉東並沒有急於催促他,而是說:『先讓我們看一眼。』 2008年,這位香港藏家再度造訪中國書店,這一次是帶着真傢伙來的。他直言,一位朋友對此也很感興趣。而張曉東經過仔細了解得知,藏家的朋友所出價格明顯低於中國書店,他也直言不諱地說:『我們是權威機構,一定會給出一個合理價錢,我們不是為了賣,是為了收藏,是為國家把珍貴的古籍保存下來。』最後雙方順利地談妥了意向。 於華剛介紹,這套書於2009年影印出版後,引起了藏家的濃厚興趣。中國書店還曾經送給連戰夫婦一套影印版。連戰說,他有一朋友也專門研究辛棄疾,但中國書店的這個本子非常珍貴,從未見過。 在於華剛看來,【梁啓超手批稼軒詞】對研究梁啓超的思想和理解辛棄疾的詞作都有很大的幫助,中國書店如果僅僅是收藏或者再加價賣出給個人的話,那麼這本書的真正價值就無法實現。『要完全保持古舊書的原汁原味,原樣影印,這對社會、對古籍以及我們的讀者都是一種尊重和負責。』於華剛說。 程甲本、程乙本【紅樓夢】將合璧出版 百件展品中,距今最近的一次古籍收購,是今年8月收購的清乾隆五十六年(1791年)程偉元木活字印本【紅樓夢】(程甲本)。珍貴的程甲本現身已多年未見,據相關文獻記載,程甲本存世不過5部,其中國家圖書館、中國社會科學院等機構公藏4部,民間收藏1部。而此次最新面世的這一部,打破了文獻記錄,令學界頗為意外。 中國社會科學院文學研究所專家介紹,【紅樓夢】最初以抄本【石頭記】流傳,不幸的是八十回後竟『迷失無稿』。程偉元經竭力搜羅補成全書,名為【繡像紅樓夢】,於乾隆五十六年由萃文書屋活字排印出版。因為此為【紅樓夢】的第一個刊印本,而且其中有程偉元序,故稱『程本』,即著名的『程甲本』。而程甲本為木活字排印,受當時木活字印刷技術條件的限制,估計僅印了一百部左右,很快銷售一空。次年,萃文書屋再版,也就是大約相隔3個月後,對程甲本文字做了大量增刪改動後,又由程偉元、高鶚作『引言』,故稱『程乙本』。 『程甲本【紅樓夢】是今年8月的時候,在這張桌子上收購來的。』中國書店總經理於華剛指了指書店一間茶室的桌子說。 中國書店沒有透露藏品主人的身份,只是說那位老人是中國一位大學問家的後人,據中國書店副總經理張曉東介紹,這套程甲本【紅樓夢】得到了妥善保存,在『文革』中也未曾丟失、損害,藏品的主人就像愛護自己的孩子一樣愛護着它。 但是,儘管老人家懂古籍版本,但自認不似前人,而且家中的保存條件畢竟難比國家,於是做出了出手的決定。這個消息很快在收藏圈不脛而走,國內甚至海外的藏家紛紛聞風而動,張曉東說:『老人家最先找的不是中國書店,而是請專家進行了鑑定。而藏家的出價也是五花八門,可以說相差幾十倍。』 老人家被各種『版本』的價格搞蒙了,他最終還是想到了中國書店。張曉東說:『老人家剛開始並沒有說程甲本【紅樓夢】,而是隨便說了幾本書,其中包括幾本民國時期的小人書,以探對方的底兒。』誰承想,張曉東對民國時期小人書的市場價值走向了如指掌,老人家服了,這才亮出了有程甲本【紅樓夢】的底牌。 『我們一定要親眼一看,如果不看原書,永遠不可能告訴您價格到底是什麼。』張曉東以實相告,老人則答應在他方便的時候,把書拿過來。 不到一周的時間,老人家來了。為了隔絕潮氣和灰塵,他仔細地用報紙將書包好,放在了紙箱裏,『剛一打開的時候,我的第一反應是對書的品相感到震驚。』自打跟着師傅學徒開始,張曉東可以說已接觸古籍無數,但他還是被這套書的高貴氣質震住了。 張曉東和三人鑑定小組成員於華剛、彭震堯、劉建章一起,對這部書仔細進行了整體評估,多方評估結果表明,該書版畫、序跋、卷數一點問題也沒有。而中國書店說出的收購價格,讓老人家聽後一愣,他事後說,沒有想到對方出的價格和他的心理價格如此貼近。 要和自己的寶貝說再見了,老人家依依不捨,眼裏閃着淚光,只說了一句:『我父親和中國書店有過多年的交情,他從這裏買了很多好東西,讓我父親的珍藏回到中國書店,我算是完成了歷史使命。』 而程甲本的收購,更意味着繼上世紀六十年代中國書店將程甲本供給國圖收藏後,物換星移,聚散流轉,程甲本和程乙本【紅樓夢】又再一次匯聚在了中國書店,並將合璧出版。 首批海外回購古籍珍品亮相 在百件展品中,中國書店2006年、2007年首批從海外回購回國的古籍珍品,也將與觀眾見面。這批珍品包括明嘉靖刊本【初學記】、明刊本【四書】、清光緒木活字印本【芙蓉山館全集】、清內府拓本【敬勝齋法帖】、清刊本【十竹齋書畫譜】等。 其中【敬勝齋法帖】為清高宗愛新覺羅・弘曆御筆書帖,乾隆二十年(1755年)摹刻,傳世罕極,為皇宮專用,是首次在民間發現的珍品。 【敬勝齋法帖】全書共40冊,包括乾隆自製詩、他書寫的古代詩文以及其臨摹王羲之、顏真卿等人的書法。據中國書店海王村拍賣公司總經理彭震堯介紹,原篆刻之石有百餘塊,如今還嵌在紫禁城樂壽堂、頤和軒兩廊。 『初看【敬勝齋法帖】一眼,我們都有眼前一亮的感覺。』彭震堯至今還清楚記得這件珍品是2007年時,他與於華剛、劉建章在日本一家古舊書店發現的。 彭震堯說:『法帖的品相很好,裝幀精良,為烏金亮墨拓本。當時我們初步判斷,因為烏金亮墨拓本成本很高,一般都是皇宮專用,而民間很少。因此法帖應是皇宮的東西。』而最令三人激動的是,中國書店經營了多年古籍,但是全套的【敬勝齋法帖】還是首次看到。因此,當三個人眼神碰在一起的時候,都心領神會了,不禁在心底說:『這是好東西。』但大家藏而不露,只是簡單的幾個字,就決定了法帖的去向。『一定要拿回去』。 經過數輪議價,雙方最終成交。總經理於華剛更是親自打包,三人分別用雙肩背包把寶貝背回了賓館。 而古舊書店的店主一看這幾位中國人如此果斷、行動如此神速,也猛然間醒悟了――深藏在他店的這套書很珍貴。『我們走的時候,他拍着裝書的箱子,用日語連連說:「再見了,再見了!」』彭震堯難忘店主不舍的手勢。 【敬勝齋法帖】回到北京後,專家繼續進行考證,發現【敬勝齋法帖】確實在民間從未見到;在故宮博物院尚存6件,但故宮博物院所存的封面與他們在日本買回的這件不同。 令人意外的是,【敬勝齋法帖】回京的消息,十幾天後就在海內外迅疾傳開,台灣一位碑帖收藏家打電話問及此事,連連追問:『賣不賣,多少錢賣,什麼時候賣?』而彭震堯回答堅決:『法帖已經進入中國書店庫藏了,不可能再賣了。』 連結 18種珍貴古籍獲影印出版 在此次展覽中展示的百種珍貴古籍中,迄今為止已有18種進行了原貌影印出版。中國書店總經理於華剛說,中國書店成立之初的宗旨就是搶救、保護國家的珍貴古籍和古舊書回收、再發行,這個多年的傳統一直保持至今。 中國書店靠經營古舊圖書起家,如今旗下擁有15家銷售門店、中國書店出版社、海王村拍賣有限責任公司等,形成了集古籍整理出版、發行、收購、拍賣等於一體的多元化經營模式,並向字畫、藝術品、古玩等領域延伸。在古籍出版行業盈利難的當下,中國書店的年銷售額已過2億元大關。 早在2008年4月,中國書店通過店堂收購、上門收購等多種方式收藏到的【大般涅經】卷之七、【重刊許氏說文解字五音韻譜】、【百納本史記】、【新刊山堂先生章宮講考索】、【大乘無量壽宗要經】等五種珍貴古籍善本被列入首批國家珍貴古籍名錄。2009年5月,由文化部組織的第二批國家珍貴古籍名錄申報工作確認,中國書店藏九種珍貴古籍入選,分別是明嘉靖刻本【春秋經傳集解三十卷】、嘉靖王延刻幢盡妒芳且話偃十卷】等。 但是,中國書店依舊還面臨一些困境,首先是門店的不斷消失。於華剛介紹,中國書店成立時在北京有100多家古舊書門店,隨着城市的建設改造,營業門店不斷消失,目前全北京城只有15家門店。 而在此次展出的百種珍貴古籍展中,目前僅有18種得以影印出版,更多的珍貴古籍因為需要大量資金,而無法一一出版。因此,中國書店採取了精中選精,按時間段進行出版的方式。『其實很多珍貴古籍都有獨特的文獻價值、版本價值和收藏價值,我們希望得到更多出版政策的支持,希望更多的珍貴古籍與讀者、藏家見面。』 珍貴古籍經妙手留世 中國書店自1952年成立以來,匯集了民國以來北京諸多私營古舊書店裏最為擅長古籍裝訂、修補技藝的老師傅,並由這些老技師口傳心授,培養了中國書店一代代古籍裝幀修補專業技術人才。 此次展覽中,一些珍貴古籍都是經過妙手才得以回春,由古籍修復技藝傳承人汪學軍、劉秋菊兩位師傅修復的元刊方明甫校正本【類編圖經集注衍義本草】一書流落海外數百年,未見歷代公私書目著錄,極為罕見。中國書店發現之後通過多方努力最終購回珍藏,但該書惜有蟲蛀(圖一),為了使這部珍貴古籍得到有效保護,中國書店請古籍修復技藝傳承人汪學軍、劉秋菊兩位師傅修復該書。歷經半年的時間、幾十道工序,兩位師傅成功修復該書,並達到了修舊如舊的最高水平。 2012年7月21日,一場特大暴雨突襲京城,某位藏家珍藏的古籍就在這場暴雨中不幸被水淹沒,有不少明清珍貴古籍善本都浸泡在渾濁的雨水裏。當積水抽去後,被水浸透的古籍猶如一塊塊『書磚』一樣無法揭開書頁,並因炎熱的天氣而迅速發生了霉變(圖二)。為了避免更大的損失,該藏家將數百冊這樣的『書磚』委託中國書店修復。在中國書店古籍修復傳承人汪學軍、劉秋菊及其他技師的努力下(圖三),對每一本書都進行了及時、認真的修復,使這批古籍繼續保存了下來(圖四)。 來源:北京日報 |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