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本報昨日報道, 6年前,北京侯姓工程師隨意註冊的 『莫言醉』白酒商標,最近因莫言獲獎而被多位酒商爭搶。近日有記者獲悉,賣出商標價錢已基本談妥。令人吃驚的是: 『莫言醉』白酒商標,已從幾天前的600萬升值到稅後1000萬人民幣,其價值已是當初註冊花費1000元的一萬倍。
莫言繼續被消費着。而且,花錢的數量已經遠遠超過莫言所得的諾貝爾文學獎獎金數量。雖然1000萬人民幣的價格未必就是最後簽約的價格,我們也不知道能出1000萬買個商標的白酒企業究竟是哪家,是國企還是民企,但有一點可以肯定, 『莫言熱』仍然在持續,連與莫言沒有幾毛錢關係的酒文化也拿莫言開始了炒作。 這當然是一次炒作。現在,幾乎所有的與莫言有關的新聞,都能被炒熱。製造一個與莫言有關的名詞,就會迅速走紅,創造一個與莫言有關的產品,市值會直線上升。或許 『莫言醉』沒有達到1000萬的價格,在此新聞之後,經過你我他的集體關注,經過輿論的發酵,也許會達到1000萬以上。至於花錢買此商標的酒企,也不會在意有多少人批評其花1000萬買此商標,他們只希望, 『莫言醉』炒得越火、罵得人越多,他們將來上市的酒的定價就可以 『飛得更高』,利潤就會滾滾而來。 莫言沒有醉,中國醉了。而且,這不僅僅是 『陶醉』,而是一種 『爛醉』。莫言在獲得諾貝爾文學獎之後,說得最多的幾句話是:希望 『莫言熱』早一點過去,希望我能回到正常人的生活。現在莫言,已經閉門謝客,不接受任何人的採訪。人紅是非多,莫言想必也是因為這一點而選擇離開公眾視線的。可是,莫言遠離了我們的視線,整個社會卻仍然在消費着與莫言所有有關的東西。 他的作品、他的家鄉、他的老宅、他的老父親……都在被輿論包圍着。就連和莫言沒有任何關係的『莫言醉』,都成了消費對象。前不久,山東濰坊著名作家胡孟祥爆料說, 『莫言醉』與莫言沒有任何關係。註冊 『莫言醉』的侯姓先生,幾年前與幾位朋友聚會,酒喝到高興時,無意中說了兩句打油詩:『酒逢知己千杯少,好友相逢莫言醉。』之後,這位侯姓先生真的花了一千塊錢,到國家工商總局商標局註冊了 『莫言醉』的商標,並通過了審查。就是這樣的無心之舉,卻成了酒企的炒作噱頭。 我們當然要祝賀這位侯姓工程師。他無意間註冊了整個中國最具價格潛力的商標,雖然這其中有運氣的成分,但如果真能簽約, 1000萬人民幣就是他的合法收入。可是,我們要追問的是這家白酒企業, 1000萬是筆不小的數目,企業是否有了足夠科學的論證並證明了『莫言熱』這個品牌的白酒能熱銷?假如僅僅是給 『莫言熱』湊個熱鬧,這1000萬還是不投為好。 希望整個社會不再唯 『莫言』二字馬首是瞻了。我們需要做的是,潛下心來,讀一讀莫言作品中的人本價值、人性主義,找一找我們內心深處的 『尋根』靈魂,反思一下莫言作品中的魔幻現實以及我們所處的這個時代,而非無休無止地消費莫言。 王傳濤 來源:新聞晚報 |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