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利桑那大學(UniversityofArizona)的紀安諾(EnnoGiele)使用二重證據法,分析比較了西北漢塞與傳統文獻中對匈奴的記述。發現漢簡中保存著許多未載入正冊的信息:匈漢政治交往、烽火燃放、匈奴內附、匈漢交戰情況、匈使來華和一些古地名。 吉林大學考古系的潘玲老師以中國邊疆的匈奴遺存爲題,運用類型學的方法比對了外貝加爾匈奴墓葬與中國北方倒墩子、李家套、補洞溝等幾處墓地墓葬形制、殉牲習俗、出土飾牌、武器和陶器。對內附匈奴及其漢化提出了許多新的認識。 韓國國家博物館的G.Eregzen比較了匈奴與樂浪墓葬出土的漢地物品,推測匈奴與樂浪之間存在某種聯繫。但他的看法隨後受到韓方發言人YunHyeungwon的糾正。 西北大學文化遺產與考古學研究中心的王建新教授介紹了2000-2007年以來與新疆考古所合作在以新疆巴里坤草原爲中心的東天山地區的考古學調查與發掘工作。他結合文獻與考古發現,當地在公元前8-2世紀主要活躍著早晚兩類具有游牧性質的考古學遺存。後者墓葬形制、出土動物紋飾牌、武器在很大程度上與鄂爾多斯以及蒙古所謂的典型匈奴遺存相似。在後者墓葬、居址中都發現隨葬有第一類遺存的殉人,這與史書記載匈奴對月氏的征伐的時間與地域都十分接近。當然,族屬的確定仍有待於進一步的工作與研究。這項研究隨後引來在場許多專家學者的濃厚興趣。 波恩大學的布魯賽德女士比較了歐亞大陸各地出土的帶扣,發現儘管歐亞大陸同時期文化存在著巨大的差異,但帶扣作爲身份等級的象徵這一觀念,卻是相同的。這種現象表明歐亞大陸游牧民之間存在著直接接觸的文化交流形式。布魯賽德也發現了外貝加爾地區一種奇怪的現象:當地佩戴帶扣的以成年女性爲主。 美國維吉尼亞州喬治・梅森大學的列維拉(ClaudioCioffi-Revilla)教授結合當代政治與社會發展理論設計出一套計算機推演模型,分析了不同時期匈奴的政治政策、漢匈關係與匈奴社會發展之間的聯繫。他的研究爲我們的研究提供了新的視角。 18日上午,討論會開始第四節討論。 法國土魯斯(Toulouse)國家考古學保護研究所(institutnationalderecherchesarcheologiquespreventives,簡稱INRAP)的馬汀(HélèneMartin)教授通過研究發現:馬一類食草動物牙齒的象牙質會因季節、環境的好壞而呈現出類似樹輪的分層。基於這個認識,她對匈奴墓葬中動物牙齒進行了採樣分析。結果表明墓葬中既有作爲殉牲的馬,也有作爲肉食的馬和羊。前者的含義應是死者在冥府中的坐騎。 史丹福大學的瑪卡瑞維茨(CherylMakarewicz)女士的研究運用了動物考古學、同位素、基因學等多學科研究手段。並結合自己對艾丁高爾(EgiinGol)地區現代牧民游牧活動的人類學考察,發現匈奴時期的游牧民已經能夠像現代牧民一樣,很好的掌握對牲畜的宰殺時機,從而保證牲畜爲自己提供穩定、充足的奶、肉和毛。接下來蒙古科學院的Ts.Amgalantugs運用非測量性狀(non-metrictrait)人類學分析方法對匈奴墓葬中的人骨進行了分析。吉林大學李菁菁教授使用同樣方法,分析比較了青銅時代至今蒙古15個省和中國北方7省878個體顱骨和牙齒特徵。推斷出匈奴人種起源於蒙古地區,可能與石板墓文化(Ancestry-SlabGrave)、昌德曼(Chandman)、商周(Shang-Zhou)、辛店(Xindian)等青銅文化有關。他們的後裔包括了蒙古人、今天蒙古國、中國北方的華北、雲南等地的居民。 賓夕法尼亞人類學系的舒爾(TheodoreG.Schurr)教授,運用基因學方法,展示了蒙古人種起源及其在東亞遷移、擴張的過程。公元前6-3萬年間,東亞南部的蒙古人群向北遷徙至西伯利亞的外貝加爾地區。這部分蒙古人在新石器時代開始向南、向西擴張。他們內部通婚。據統計,目前蒙古國仍有8%的男性(16萬人)帶有原始蒙古人的Y染色體。 第五節討論主要集中在匈奴的城市與居址。 蒙古科學院考古所的阿瑪圖新(Ch.Amartuvshin)重新調查了珀理(Kh.Perlee)和達維多娃(A.V.Davydova)發掘的匈奴時期的有城牆的城址和其他一批沒有城牆的居址、游牧民營地和作坊。收集了一批陶片和箭鏃。他的研究對我們了解匈奴生活和不同活動模式有很大啟發。 史丹福大學的懷特(JoshuaWright)在1997-2000年對艾丁・高爾(EgiinGol)河谷下游40公里範圍內展開調查,其中在106處遺址點都發現有陶器,通過一些小規模發掘和碳十四測年,發現這批遺址絕對年代集中在距今2250±40至1970±80年之間。懷特運用戰艦曲線模型的類型學分析,發現這些所謂典型的匈奴陶器僅在居址中呈現完整的發展序列。 |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