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韻國學網 首頁 國學新聞 中醫中藥 查看內容

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中醫藥文化大繁榮 國粹惠民生

國學新聞| 中醫中藥

2012-11-4 20:58| 發布者: 對酒當歌| 查看: 1758| 評論: 0|來自: 中國中醫藥報

摘要:   『十一五』以來,中醫藥文化建設如火如荼,以文化營造中醫藥發展環境,以文化增進中醫藥影響力,在不斷創新文化建設的內涵和途徑中,百姓越來越喜歡中醫,相信中醫,運用中醫,享受中醫。 ...
聲明 / 聲明 醫學內容僅供參考,不能視作專業意見。網上任何關於疾病的建議都不能替代執業醫師的當面診斷。
醫學內容僅供參考,不能視作專業意見。網上任何關於疾病的建議都不能替代執業醫師的當面診斷。

  『十一五』以來,中醫藥文化建設如火如荼,以文化營造中醫藥發展環境,以文化增進中醫藥影響力,在不斷創新文化建設的內涵和途徑中,百姓越來越喜歡中醫,相信中醫,運用中醫,享受中醫。

  文化建設全面開展,優秀傳統文化深入人心

  5月中旬的一天,明媚陽光依舊灑滿北京地壇公園的綠樹草地,但今天來公園的人們卻多了一份期待,這裡將舉辦第五屆北京中醫藥文化宣傳周暨第四屆地壇中醫藥健康文化節。60多歲的老王帶著孫子一早來到公園,中醫藥非遺文化展示、中醫藥健康社區體驗、中醫藥養生技術指導、中醫藥專家義診諮詢、中藥本草鑑識與體驗、百姓健康文化大講堂等讓爺孫倆目不暇接,爺爺喜歡看中藥飲片鑑識,還學了幾個常用穴位,上小學的孫子對傳統中藥加工工具的藥碾子產生了興趣。黃昏時,爺孫倆才戀戀不捨地離去。

  活動是北京市中醫管理局以北京市東城區『國家中醫藥發展綜合改革試驗區』建設爲契機,爲滿足群眾對中醫藥文化需求而打造的中醫藥文化傳播品牌活動,已連續舉辦四屆,深受百姓歡迎。

  『十一五』以來,形式多樣、內容豐富的中醫藥文化科普宣傳活動,席捲全國,不但在繁華都市、機關社區廣泛開展,還深入到農村廠礦、少數民族地區,爲群眾提供了科學、實用的中醫藥文化和養生保健服務。

  中醫藥植根於中華文化的沃土,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典型代表,充分體現和展示了中華文化的人文精神和核心價值觀。2007年以來,國家中醫藥管理局準確把握中醫藥事業發展的規律,提出了『整體思維、系統運行、三觀互動、科學發展』的工作思路,高度重視中醫藥文化建設,把中醫藥文化建設列入中醫藥事業發展的重要內容,做出了促進中醫藥醫療、保健、教育、科研、產業、文化『六位一體』全面發展的戰略決策。2009年,國務院在【關於中醫藥事業發展的若干意見】中指出,中醫藥作爲中華民族的瑰寶,蘊含著豐富的哲學思想和人文精神,是我國文化軟實力的重要體現,對繁榮發展中醫藥文化提出了具體要求。2010年6月,習近平副主席在澳大利亞皇家墨爾本理工大學中醫孔子學院揭牌儀式的講話中指出,中醫藥是打開中華文明寶庫的鑰匙。2011年10月,黨的十七屆六中全會提出了弘揚中華文化,建設中華民族共有精神家園,推動社會主義文化大發展大繁榮的要求,增強了廣大中醫藥人員傳承和發展中醫藥文化的自覺性和主動性。

  在中醫藥文化建設是中醫藥事業發展重要組成部分的思想指導下,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制定中醫藥文化建設策略,先後組織開展了一系列中醫藥文化發展基礎性研究項目。通過深入細緻的調研,初步掌握了全國中醫藥文化建設的基本情況,形成了【中醫藥文化建設發展總體思路及策略研究報告】和【中醫藥文化建設『十二五』規劃】。

  各地政府和中醫藥管理部門大力加強中醫藥文化建設工作,制定了一系列中醫藥文化建設方案,逐步構建起促進中醫藥文化傳承發展的工作機制。

  【北京市人民政府關於促進首都中醫藥事業發展的意見】中明確提出要加強中醫藥文化傳播與普及,從而爲中醫藥文化建設與科普宣傳提供了政策保障。北京中醫藥管理局局長趙靜向記者介紹,北京市中醫管理局聯合其他部門開展的『中醫藥文化建設年』,將用各種方式把中醫藥文化滲透到醫院、企業、社區、校園。利用北京市東城區內豐富的中醫藥文化資源,發展中醫藥健康旅遊,打造中醫藥文化體驗式主題公園等,讓中醫藥文化融入市民生活中,提升中醫藥文化的引導力和創造力,增強中醫藥文化的軟實力和影響力。

  在黨和國家社會主義文化大發展大繁榮和大力開展中醫藥文化建設精神指導下,中醫藥文化建設工作蓬勃發展,取得了顯著成績。作爲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中醫藥文化更加深入人心,以其巨大的創造力、滲透力、凝聚力、影響力,發揮著增強民族自尊心、自信心、自豪感等重要作用,營造了中醫藥發展的良好環境,提高了我國的文化軟實力。

  中醫藥文化『大餐』,便民利民惠民

  近年來,廣東省中醫院佘自強藥師成了『大紅人』,他的『靚湯』成爲許多報紙、網站、博客爭相刊載、轉發的『搶手貨』。煲湯、喝湯是廣東人的喜好,有人還有隨手往裡面放一把草藥的習慣。通過佘自強藥師的講解指導,百姓選食材和藥材講究了,什麼季節放什麼藥、如何放,近70歲的張奶奶跟著這個『嶺南湯王』學了不少知識,是個『超級粉絲』。

  『我們的許多專家不但醫術高超,還到社區、電視電台上宣講中醫藥文化和科普知識,擁有很高的社會知名度。』廣東省中醫院副院長楊志敏說。醫院定期舉辦的科普講座、諮詢活動和隨處可見的養生保健知識宣傳等,讓病人和家屬在防病治病教育中享受到中醫藥文化的魅力。

  吉林省中醫藥學會秘書長朱桂禎告訴記者,自2007年至去年年底,吉林省開展『中醫大講堂』、『名中醫講堂』和『百鎮千村中醫行活動』等活動,共舉辦中醫藥文化科普活動628場(次),直接受益群眾63萬人(次);製作和發放圖書、光碟等文化科普資料近240萬冊(套),在社會中反響較大。

  各地中醫藥管理部門拓寬思路,結合實際,推出各種中醫藥文化大餐,便民利民惠民,增強了中醫藥文化的影響力。科普講座、義診諮詢、健身演示、知識競賽、圖書雜誌以及在電視、電台、網絡、報刊、雜誌等開設的中醫藥文化科普專題、專欄、專版等,加大了中醫藥知識推廣與普及的力度,廣大人民群眾學到了中醫藥文化知識,得到了健康服務。

  廣東省中醫藥管理局聯合廣東省旅遊局,將中醫藥養生保健與旅遊結合,開展養生保健旅遊產業,並開展首批中醫藥文化養生旅遊示範基地的評選工作。今年啟動的【江蘇省中醫藥文化惠民工程實施方案】中,中醫藥文化理論研究行動、中醫藥文化科普宣傳服務推動行動等『六大行動』,突出中醫藥特色,使中醫藥文化發展成果惠及全社會。今年夏季,中國中醫科學院舉行中醫藥文化巡展活動,向社區居民贈送健康教育叢書,向貧困家庭發放冬病夏治哮喘膏優惠券等,在便民惠民中,群眾感受到中醫藥的文化關懷和服務。

  2007年,由衛生部、國家中醫藥管理局等23個部門聯合主辦的大型中醫藥文化科普宣傳活動——『中醫中藥中國行』,3年中走遍了除台灣省以外的所有省份,共舉辦省、地市、縣級活動366場,160多萬人直接參加現場活動;組織文化科普講座324場,現場受益者5萬餘人;向各地群眾贈送價值501萬元的中醫藥科普圖書和價值1.5億元的醫療物資;中醫大篷車行程10萬公里;舉辦基層培訓487場,培訓農村和城市社區中醫藥人員9.2萬人。這個新中國成立以來首次由政府組織的規格最高、規模最大、覆蓋面最大的中醫藥文化科普宣傳活動,影響深遠而巨大。

  國家中醫藥管理局提供的資料顯示,中央和地方在逐年增加中醫藥事業投入的同時,專門增設了中醫藥文化建設項目經費,從2008年開始,中央財政每年安排專項資金3100萬元,連續三年,組織實施中醫藥知識宣傳普及項目,對中醫藥文化建設工作起到了積極的引導促進作用。各地方同時也增加了對中醫藥文化建設的資金投入,並初步形成了多渠道、多形式的中醫藥文化建設融投資機制。據初步統計,三年來各級政府用於中醫藥文化建設的經費達5億多元,爲中醫藥文化建設提供了必要的物質保障。

  創新文化建設內涵和途徑,打造精品群眾稱讚

  走進中醫院的大門,中醫藥文化氣息常撲面而來。張仲景、李時珍等名人塑像、『大醫精誠』橫匾、中醫藥名言、養生保健箴言等等,營造出濃厚的中醫藥文化氛圍。各級各類中醫藥機構作爲中醫藥文化傳承的重要基地,通過開展內涵豐富、形式多樣的文化建設活動,從理念、行爲、形象等不同層面彰顯了中醫藥文化特色。

  『中醫藥文化是中醫藥學內在的價值觀念、思維方式與外在的行爲規範、物質形象的總和。』中華中醫藥學會中醫藥文化分會主任委員張其成教授說,積極探索中醫藥文化內涵,大力弘揚中醫藥價值理念,加強理論和應用層面研究,有利於提升中醫藥的核心競爭力。『十一五』期間,關於中醫藥文化內涵的研究不斷深入和豐富。

  中醫藥文化建設需要高水平的中醫藥文化專家群體和大批中醫藥文化專業人才。2009年6月,國家中醫藥管理局成立了中醫藥文化建設與科學普及專家委員會,天津等省市也相繼成立了中醫藥文化建設與科普專家委員會,加強對中醫藥文化建設工作的組織與指導。

  按照國家中醫藥管理局中醫藥文化建設人才培養計劃和培訓方案,已選拔組建2批中醫藥文化科普專家巡講團。中華中醫藥學會推選出2批『中華中醫藥學會首席健康科普專家』。吉林省結合實施『真中醫』人才培養工程,選拔和培養了一批同行業尊重、老百姓喜愛的中醫藥科普專家。山東、江蘇、江西等地連續數年舉辦中醫藥科普工作培訓活動,中醫藥人員科普工作能力與水平普遍提高.

  『十一五』期間,大量中醫藥文化精品相繼問世,受到群眾喜愛和稱讚。一批批優秀中醫藥文化科普圖書將科學、準確、權威的中醫藥文化知識提供給大眾,維護了群眾的健康利益。結合具體情況,各地及時組織編印科學準確、通俗易懂、貼近群眾的作品宣傳中醫藥,如『5·12』汶川特大地震發生後,四川省及時組織中醫藥專家製作了【地震災後常見疾病的中醫藥預防與治療】等疾病預防和健康常識宣傳品,送到災民安置點和群眾手中。世博會期間,上海市編印了【中醫藥讓我們更健康】中英文手冊。民族醫藥文化科普作品創作也得到加強,如廣西【中醫壯醫防病92法】、西藏【藏醫養生保健手冊】、新疆【譜寫新疆中醫民族醫藥絢麗華章】和【哈薩克醫藥常用處方選集】等,豐富了民族醫藥文化和科普市場。

  一批以中醫藥爲主題的影視和戲劇作品,產生了良好的社會效益。電視連續劇【大國醫】,重現河南洛陽平樂正骨200年傳奇歷史,在央視八套黃金時段播放後,引起強烈反響,並獲全國『五個一工程』獎。甘肅省編排的大型秦腔歷史劇【皇甫謐】具有濃郁的地方特點和中醫文化特色,在北京及省內進行巡演,受到群眾稱讚。

  中醫藥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取得顯著進展。針灸成功列入『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黃帝內經】和【本草綱目】被列入亞太地區記憶工程名錄。5年來,共有50多項中醫藥項目被文化部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同時,積極利用海外孔子學院建設的有利時機,黑龍江、南京、天津中醫藥大學分別在英國、澳大利亞、日本等國創辦了中醫孔子學院、中醫孔子課堂,有力地推動了中醫藥文化的海外傳播,促進了中華文化與世界文化的交流與合作,彰顯了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和文明進步。

  『十一五』以來,各種規模的中醫藥、民族醫藥博物館、展覽館、紀念館等陸續建成。如青海省金訶藏醫藥集團多渠道融資建成的藏醫藥文化博物館,展示了深厚的藏文化底蘊和神奇的藏醫藥文化,已成爲對外文化交流的重要窗口。北京、天津、河南、陝西、江蘇、廣東等省市還建設了一批省級中醫藥文化宣傳教育基地和設施,成爲中醫藥科普知識宣傳的重要陣地,促進了中醫藥文物古蹟和文化遺產的挖掘、保護和開發利用工作。


鮮花

握手

雷人

路過

雞蛋

最新評論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