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韻國學網 首頁 國學新聞 文化論壇 查看內容

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十大名樓』何必打包申遺?先完善資源保護措施

國學新聞| 文化論壇

2012-11-6 19:48| 發布者: 濟世| 查看: 1993| 評論: 0|來自: 北京青年報

摘要: 黃鶴樓、滕王閣、岳陽樓等『中國十大歷史文化名樓』,最近傳出計劃集體『打包』申遺的消息引發各方關注。有關文保專家指出,十大名樓許多都是現代新修的,有好多連文保單位都不是,屬於『假古董』。以往的實例顯示, ...
黃鶴樓、滕王閣、岳陽樓等『中國十大歷史文化名樓』,最近傳出計劃集體『打包』申遺的消息引發各方關注。有關文保專家指出,十大名樓許多都是現代新修的,有好多連文保單位都不是,屬於『假古董』。以往的實例顯示,成功申遺之後,便成爲當地旅遊業的『搖錢樹』,最應該做的遺產保護工作卻被拋諸腦後。 
  千年歷史流傳下來的『十大名樓』,均經受過戰火、災害、人爲等各種因素的破壞,早已不復當年的面貌,只是空留一個名樓的稱呼而已。現如今『十大名樓』多爲後世或近代修復,不僅是名樓文化的承載者,亦演變成著名旅遊景點,成爲地方政府的『搖錢樹』。拿『假古董』去『打包』申遺,實乃以小博大,成功的話臉上有光,失敗也無關緊要,畢竟就算不是世界遺產,也仍然是『十大名樓』嘛。
  當然,申遺並非一項無本買賣,相反需要投入大筆的資金,單是前期的規劃編制、研討論證、國際諮詢、公共活動等動輒就要花費成百上千萬元,若將其他基礎設施建設、配套設施建設、綜合治理等費用加起來,則就是天文數字。諸如廣東開平碉樓爲『申遺』花費1.36億元,河南安陽殷墟投入2.3億元,山西五台山單是景區整治和搬遷就開支8億元……在國家項目資金、地方財政撥款、銀行貸款等的包裝下,申遺項目都成了『重金打造』。可見,『十大名樓』集體『打包』申遺,雖然氣勢浩大,但花錢也不會少,那麼,錢從何處來,恐怕也要仔細掂量下吧。
  不過,從民眾的角度考慮的話,申遺與否的意義並不大。從現實情況來看,申遺成功之後,表面上是社會獲益,但其實絕大部分利益都落在地方政府和旅遊部門手裡,世界遺產周邊的居民要面臨拆遷、環境整治,遊客則要面對漲價的高門票。如此看來,申遺對地方政府來講是一門好生意,不僅有政績可彰,還能扛起促進旅遊經濟的大旗。只是民眾卻要爲此承擔起過重的申遺成本,以及那愈發玩不起的風景。
  相對於『申遺』花費的巨大開支,『申遺』成功後的保護費用卻非常稀缺。雖然一些熱門景區遊人如織,門票收入可觀,但落實到保護上的資金極爲有限。除去上繳政府、財政、旅遊公司和維持人員開支的資金,用到遺址資源保護上的資金連門票收入的10%都不能保證。如此懸殊的對比,更令民眾質疑『申遺』目的不純,而與其盲目申遺,倒不如先完善景區資源保護措施,大幅提高門票收入用於保護資源的比例,並逐步還原旅遊景區的公益性。
  江德斌(浙江 職員)
來源:北京青年報     

鮮花

握手

雷人

路過

雞蛋

最新評論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