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韵国学网 首頁 国学新闻 文化论坛 查看內容

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面对粗俗语流行文化,我们应了解、理解和顺应

国学新闻| 文化论坛

2012-11-12 18:54| 發佈者: 真衣| 查看: 2015| 評論: 0|來自: 北京日报

摘要: “潘俊保原为粗语,现今已成为青年群体中的流行语和文化现象。从对“李毅吧”粉丝的称呼到现在流行的“潘俊焙义已经大相径庭。“潘俊币巡皇窃来特指的那一群出身卑微、内心充满纠结、无奈面对现实的年轻男性,而有着 ...
“潘俊保原为粗语,现今已成为青年群体中的流行语和文化现象。从对“李毅吧”粉丝的称呼到现在流行的“潘俊焙义已经大相径庭。“潘俊币巡皇窃来特指的那一群出身卑微、内心充满纠结、无奈面对现实的年轻男性,而有着丰富的内涵。有的青年以自嘲的方式自称“潘俊保将自己与“高富帅”、“白富美”作区分;有的则用来贬责他人;有的以玩笑用之……“潘俊币驯涑傻毕略谕络上、在青年群体中流行的一种时尚、一种独特的文化现象。 
  “潘俊绷餍形幕的形成,与互联网的特点密不可分。网络流行的特点就是不断复制,而复制往往具有再造功能。对于青年来说,网络复制的简单性,以及在复制过程中的再造性,使更多的青年由被动受众与旁观者变成“潘俊绷餍形幕的直接参与者和行动者,“潘俊币淮示褪钦庋经过不断地复制与再造,形成一种流行文化现象。而“潘俊绷餍形幕的行动者越多,对青年群体的影响就越大。不同青年个体所理解的“潘俊庇胨运用的“潘俊保往往根据自己所处的客观情景与内心感受进行再造,赋予“潘俊碧乇鸬囊庠蹋如此才逐渐形成现在的“潘俊蔽幕现象。
  “潘俊绷餍形幕的形成,是青春情结的再现。透过“潘俊蔽幕,可以看到与传统青年流行文化一样的表象特征,即情绪的外泄与自我的张扬,时尚的追求与内在的娱乐。实际上,任何一种青年流行文化传达的都是青春的声音与呼唤,一种人生特定阶段的沉思与矛盾,一种青年所特有的认知与情绪。有的青年不会在乎“潘俊币淮适欠窈锰或贴切,主要是因为“潘俊钡牧餍小A餍型往代表时尚,而时尚则表明自己与时代潮流同步,就有备受关注与入流的可能,就不会被人遗忘、被称为“老土”或被同辈群体所排斥,这种自我认同的强烈愿望使其更愿意投入到流行与时尚之中。有的青少年不在乎其他成人的观点与看法,只要有同行者,就会坚持自己的观点与行为,甚至越是其他成人认为不好或不认可的事情,越会引起他们的兴趣与关注。
  “潘俊绷餍形幕也是社会原因在青年群体中的直接映现与投射。市场经济快速发展使贫富差距加大,“潘俊笔降淖猿埃就源于财富两极分化的社会现实,以及流行的择偶审美标准。许多青年面对的现实是:即使竭尽全力去奋斗,自己财富的积累与“高富帅”、“白富美”所拥有的基础与条件还是相差很远。所以,不难理解“潘俊蹦侵指丛有那榈谋泶铮既有对现实的不满,也有无力改变现实的无奈;既有对“高富帅”与“白富美”的羡慕嫉妒,也有对他们的不屑。
  同时,市场经济的发展使人们在衡量一个人的成功与价值时,往往加重财富与金钱的分量,注重经济条件与外表长相的择偶标准(尽管不具有普遍性)对青年产生冲击。“宁愿坐在宝马车里哭,不愿坐在自行车上笑”,这看似是个人的人生选择,却是社会流行的一种择偶标准在部分青年身上的投射,容易在青年群体中引发一种群体无权感或无力感。这种无权感与无力感不仅仅是对贫富差距现实的一种本能反应,对自己不利处境的一种无奈表达,也是对自我能力怀疑、不自信、不接纳自我的一种表现,更可能是一种错误的归因所致,即埋怨父辈没有给自己提供优厚的条件与基础。当然,同样的社会现实也会引发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是“潘俊辈皇亲约旱拇恚而是必须正视现实,只有靠自己去奋斗。
  面对“潘俊绷餍形幕,我们更应该采取的态度是了解、理解、顺应与发展。理解这种文化现象所传达的青年群体的深层需求,顺应青年群体的这种独特表达方式,以发展的视角去更好地回应青年群体的需要。
  王玉香
来源:北京日报     

鮮花

握手

雷人

路過

雞蛋

最新評論

关于我们| 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举报|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