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韻國學網 首頁 國學新聞 文化論壇 查看內容

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張賢亮『清者自清』的自辯未必會被信服

國學新聞| 文化論壇

2012-11-14 22:17| 發布者: 真衣| 查看: 1953| 評論: 0|來自: 華西都市報

摘要: 10日晚,微博上有人稱,76歲的作家張賢亮包養5個情人。張賢亮對此輕鬆回應,這是『無中生有』『非常可笑』,自己根本不認識發微博的人。他稱看過那些微博傳言,簡直就是個黃色小說,但自己不會訴諸法律。    泛 ...
10日晚,微博上有人稱,76歲的作家張賢亮包養5個情人。張賢亮對此輕鬆回應,這是『無中生有』『非常可笑』,自己根本不認識發微博的人。他稱看過那些微博傳言,簡直就是個黃色小說,但自己不會訴諸法律。 
  泛娛樂化年代,任何堅硬的事或物,都容易在民眾的調侃、戲謔中消解嚴肅,變成娛樂佐料。關乎作家張賢亮的傳言,勁爆的內容,真假難辨的段子,迅即『吹皺一池湖水』,引起網民圍觀。從傳言內容來看,用語不雅,細節尺度很大,堪稱『重口味』。箇中的許多誇張性表述,也成了真實性上的『硬傷』。儘管微博截圖在網上『發酵』,成了人們的熱門談資,但不少網友並不盲信,而是抱持理性的求證態度。
  無論如何,真相未明之下,輕佻斷言,難免會落入『預設立場』的話語陷阱。網帖究竟是純屬虛造,還是局部失實,有所誇大;張賢亮到底是『晚節未保』,抑或是『名滿江湖,謗亦隨之』,沒有確鑿證據,委實不好說。而張賢亮本人,『闢謠』姿態相當輕鬆,『相信明眼人都會有自己的判斷力』。若善意推測,『身正不怕影子歪』的心跡,令他有了坦蕩底氣。
  只不過,在網絡上,『清者自清』的自辯未必會被信服。儘管說,那些傳言並沒拿出實據,也無『艷照』之類佐證。可網絡本就是個真相與謠言的兼容平台,是理性與偏見共生之地,並不會因你的『自白』,就能消除多元、蕪雜的認同或質疑聲。 
  這也正體現了微博輿論場的特性:有些譁眾噱頭、勁爆猛料、煽動性觀點,很有市場,也極具傳播力――正如有人歸納的,『微博彰顯了弗洛伊德式的原欲經濟學,意味着「需求尋找供應」』,理性而平和的話語,往往會湮沒於眾聲喧譁之中,反倒是某些激烈卻粗暴的說法的音量,覆沒觀點市場。
  爭論背後,部分事實不容否認:在網絡時代,名人難免被置於『探照燈』下,其中少不了『躺着中槍』的風險。是坦然應對還是沉默迴避,回應該注重哪些技巧,都是關乎其『修養』『人格』的細節,不容小覷。對善於勾畫世態的張賢亮而言,何以應對傳言,也是種『現實主義書寫』。當然,在『爆料者』賬號註銷、先行退場的情境下,無法對證,也成了他闢謠的現實困境。
  而對公眾來說,獵奇雖是本能,可懂得節制、小心求證,也體現着負責任的公民精神。盲信與偏好負面想象,都可能遮蔽真相,在傳言和謠言之間,掘出『偏見』的鴻溝。所以,不妨審慎下定論,給真相些許時間,讓時間積澱拂去籠罩在真相上的塵埃。
  (佘宗明)
來源:華西都市報     

鮮花

握手

雷人

路過

雞蛋

最新評論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