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韻國學網 首頁 國學新聞 文化論壇 查看內容

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王璜生:美術館免費開放需提供好展覽 別誤導公眾

國學新聞| 文化論壇

2012-11-19 17:37| 發佈者: 濟世| 查看: 1949| 評論: 0|來自: 中國新聞網

摘要: 中央美術學院美術館館長王璜生18日表示,從中國現實來看,公眾對美術館的認知和興趣還是比較少的。通過免費開放的方式鼓勵大家走進美術館,是一種重要的措施。隨之而來的問題是,美術館需要具有知識生產的能力,提供 ...

中央美術學院美術館館長王璜生18日表示,從中國現實來看,公眾對美術館的認知和興趣還是比較少的。通過免費開放的方式鼓勵大家走進美術館,是一種重要的措施。隨之而來的問題是,美術館需要具有知識生產的能力,提供好的展覽和活動,否則有可能會誤導公眾。

據介紹,王璜生日前推出新書【作為知識生產的美術館】。該書是【王璜生:美術館的台前幕後】系列文輯的第一輯,從美術館與知識生產的關聯、展覽策劃、典藏研究、美術史研究等幾個角度切入,結合作者在美術館行業多年的從業經驗,剖析國內美術館和策展機制的問題和特點,勾勒和揭示了美術館的台前幕後。18日,王璜生攜新書舉行講座,並與現場參與者進行了互動。

王璜生:美術館是保護文明和知識的場所

王璜生當天表示,美術館是保護文明和知識的『堡壘』。美術館是利用收藏品,來建構一套視覺藝術史,為公眾提供認識世界文化和文化史機會的重要場所。這個場所很重要的一個功能,就是收藏。可是目前,國內美術館的收藏還很缺乏,沒有一家可以真正描述中國古代、近現代和當代各階段的美術史。

他還認為,美術館是具有知識生長性的肌體。作為有機體的美術館,具有『知識生產』的職能,而並非只是展出藝術家作品的地方。不過,很多美術館還沒有認識到這個問題。

美術館的公共性:可以自由表達的空間

在王璜生看來,美術館的『公共性』,指的是美術館作為公共空間,在公共社會中應該擔負的責任。它應該可以使公眾進行開放的交流。在知識建構方面,美術館並不是單向輸出,而是應該尊重自由表達的互動交流。

近年來,中國實行對圖書館、美術館等免費開放的政策,使得更多普通民眾走進這些文藝場所。

王璜生表示,這種對公眾的政策,起到了積極的作用。從中國現實來看,公眾對美術館、博物館的認知和興趣是比較少的。通過免費的方式鼓勵大家走進美術館,是一種重要的措施。但參觀人數的增加,帶來的問題是:如果美術館沒有知識生產的能力,提供的東西沒有達到精神層面、文化層面應有的水平,那麼就會誤導觀眾。一些被媒體、公眾和市場等熱捧的『大師』,如果成為主導的力量,對文化整體的發展和標準的建立,損害是很大的。因此,美術館應該認識到自身的職責和意義,拿出更好的東西。

在隨後接受本網記者採訪時,王璜生表示,美術館免費開放之後,參觀人數增多了。也有一些例子,免費開放開始實行時人數增多,後來歸於正常的,但也比以前多。據自己的觀察,現在一些大的美術館,平時觀眾相對比較正常,但還是很少的。

在如何吸引公眾主動參與上,他認為,對於美術館的組織者來說,關鍵的是有沒有給公眾提供好的展覽、活動。在這方面,還應該有一套組織機制和方式,從而實現思想的交流和碰撞。

人物簡介:王璜生(1956.10-),筆名王石,廣東揭陽人,曾為嶺南美術出版社編輯,廣東畫院專職畫家、理論家,廣東美術館副館長,廣東美術館館長。中央美術學院美術館館長,廣東省美術家協會副主席、廣州美術學院特聘教授、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一級美術師、中國美術家協會理事,第九屆廣東省政協委員。2006年獲意大利總統頒發的『意大利團結之星』騎士勳章。(張中江)


來源:中國新聞網     

鮮花

握手

雷人

路過

雞蛋

最新評論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