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韻國學網 首頁 國學新聞 文化論壇 查看內容

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專家:默劇演員要精通舞蹈、戲曲、哲學思想等

國學新聞| 文化論壇

2012-11-20 16:59| 發布者: 里人| 查看: 2404| 評論: 0|來自: 遼寧日報

摘要: a劇專家講默劇    11月16日,台灣著名默劇藝術家、台灣上默劇團創始人孫麗翠應省文聯、省劇協之邀,在瀋陽音樂學院藝術學院觀摩廳進行講座。微弱的燈光下,她一邊講座,一邊在舞台上用肢體語言表演默劇【圓月】 ...
a劇專家講默劇 
  11月16日,台灣著名默劇藝術家、台灣上默劇團創始人孫麗翠應省文聯、省劇協之邀,在瀋陽音樂學院藝術學院觀摩廳進行講座。微弱的燈光下,她一邊講座,一邊在舞台上用肢體語言表演默劇【圓月】片段,令從未看過默劇的觀眾耳目一新。講座結束後,孫麗翠接受本報記者採訪。
  孫麗翠個子不高,略爲削瘦,但她一點頭,或是一轉身,都透出一種力量,很吸引人。她說,默劇源遠流長,早在公元前1世紀,古羅馬就有默劇,至今在歐洲還很盛行。演員在舞台上不說話,通過肢體動作進行表達,但可以發出笑聲、哭聲,一些情節還可以通過旁白來完成。劇情要表達嚴肅的題材,場景充滿象徵意義。演員的表演強調默契,動作、表情比較誇張,情節一般不複雜,給觀眾留有想像空間。
  孫麗翠說,中國有很多默劇創作題材,如她表演的【山海經】、【浮世】、【大風吹】等都取材於中國古代神話故事和民間傳說等。 
  默劇是表演藝術金字塔最頂尖的部分,要求演員有很高的表演能力。據孫麗翠介紹,默劇演員要精通舞蹈、戲曲、太極、書法以及中國哲學思想等,因爲這些都貫穿於默劇表演中。演員在舞台上表演跟打太極拳的狀態很相似,沉靜、細膩、專注。默劇對觀眾要求也很高,觀看默劇需要安靜,演員表演要專注,觀眾觀看時也要專注。在專注中體味演員的表演,達到心靈的溝通。
  談到默劇與傳統文化的關係,孫麗翠認爲,默劇是重新還原到人類原始狀態。她說,中華民族早就對身體有深入的研究,我們的醫學、武術中都有種種跡象表明,這個學問在上古是非常普遍的。我們廣博而久遠的文化歷史中,肢體文化非常有趣,是可以一直探討的。比如中國早期祭天地儀式的雅樂已經失傳,如今只能依稀在太極拳等傳統文化中捕捉到影子,如果沒人傳承,就非常可惜。孫麗翠早年從歐洲回台後開始研讀古文,隨後創立上默劇團,與許多年輕藝術家一起工作,在排演默劇中繼承漸漸流失的文化傳統。
  孫麗翠24歲開始學默劇,至今從事默劇研究已有20多年。默劇演員稀少,孫麗翠的劇團共有6個人,他們都是表演藝術家,劇團一年在台灣演出10多場,也曾到上海、貴州等地演出,但大部分時間在國外演出。
  談到默劇的發展,孫麗翠說,必須要讓學習者及觀眾了解其層次與境界,大家才能接受它,但純粹的默劇藝術不論在何處發展,其實很難成爲大眾表演藝術。要先讓大眾了解默劇藝術與舞蹈及話劇、啞劇的差異,默劇才能充分地發展。 
  記者/楊 競
來源:遼寧日報     

鮮花

握手

雷人

路過

雞蛋

最新評論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