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伯庸:請叫我『業餘文學愛好者』
他的書,有人追着看了近10年;他的微博,有50多萬人天天追着看『段子』;他從小到大轉學13次,留學新西蘭時背下了整部【古文觀止】……對於生於『80後』的馬伯庸,其實很難下一個定語。昨日下午,接受媒體專訪的馬伯庸就穿着白襯衣、紅毛衫,普通得不能再普通。而他對自己的定位也是同樣普通:『我太懶了,聽說加入作協要填表,就沒加入。如果非要說我是什麼人,那麼就說「業餘文學愛好者」吧。』 事實上,馬伯庸的創作狀態也實在堪稱業餘。上班時間,他就是個在外企工作的白領;下班之後,他才會寫上三四小時,權當是種休息。『我們領導都知道我在干別的事,但只要不影響工作,他們也不會說啥。我出了新書會給領導送,領導看沒看,喜歡不喜歡,我就不知道了。』 【古董局中局】是一部關於古董鑑定、收藏、造假的百科式小說,剛一上市便迅速躥紅,成為2012年圖書界的一匹黑馬,書中涉及很多古董造假、設局案例,讓人瞠目結舌。馬伯庸稱,【古董局中局】絕不是聳人聽聞,古董行業的水很深,這本書也僅僅是揭開古董行業冰山一角,根據他的經驗,古董行業贗品比例高達95%。 因為該書實在看起來太真實了,很多讀者都以為馬伯庸是個收藏古董的行家。但馬伯庸卻透露:『我在精神上玩古董,就好像我喜歡看足球,但很少下場去踢一樣。我家的古董收藏為零。』 『我喜歡去博物館看,看到喜歡的,我會把它的每個細節都記下來,去琢磨這些細節背後有什麼好玩的故事。另一方面我會經常去一些古董集散地,比如北京的潘家園,天津的瀋陽道聽古董販子聊天。第三個途徑就是有意識地搜集一些關於古董鑑賞、古董內幕、古董掌故的資料。』馬伯庸的愛好很多,研究古董也是其中之一。 有那麼幾次,因為馬伯庸寫了古董收藏,有人拿東西來問他,要他幫忙『掌掌眼』。這把他給嚇得不清:『我趕緊說這個東西我真不敢給你看,我負責任地告訴你,我知道的也就比你多那麼一點兒,我給你看了把你坑了。』 『投資古董不如投資黃金』 根據多年『混跡』古董市場的經驗,馬伯庸分析:『現在國內的古董造假分為兩個層面,一個是走高端路線,儘可能做得精緻仿真,甚至能騙過專家與鑑定設備,堂而皇之地走進拍賣行,一騙一大把;另外一個是走低端路線,即大量生產小成本的偽劣贗品,這些贗品在行家眼裏不值一哂,卻可以騙到不懂古董的普通老百姓,利用他們想佔便宜發大財的心理設置圈套,騙取錢財。』 近幾年,由於鑒寶節目的熱播,加上古董利潤極高,不少老百姓盲目地投資古董,導致被騙的例子比比皆是。而【古董局中局】這部小說,就是以講故事的方式,傳授一些關於古董鑑定、收藏、造假、設局的百科知識給讀者,儘可能地減少他們上當受騙的次數。 馬伯庸並不贊同普通老百姓投資古董,他說:『從保值的角度來說,投資古董不如投資黃金。古董這個東西風險太大了,當前古董市場魚龍混雜、泥沙俱下,有興趣在這個行業大展拳腳的人,沒有華山捷徑可走,只能多看多學多揣摩,還得有好的心理素質――被騙上十幾回是必然的。』 『夏雨演本書男主角最合適』 【古董局中局】出版不到2個月,馬伯庸已經接到多個影視公司的橄欖枝,但馬伯庸表示,目前他正在創作【古董局中局2】,想等【古董局中局】這套書出版完再做決定,無論是改編電影還是電視劇,這個都要看緣分。 當被問及有沒有中意的男主角時,馬伯庸說:『如果真要拍,我覺得主人公是個地道的北京四有青年,有熱血、有追求,有個性,又有點悶騷,在我心目中,最合適的人莫過於夏雨。他就是年輕時候的姜文,當初看【陽光燦爛的日子】我就特喜歡他。算算年紀,夏雨現在三十多,跟書裏的主人公年紀相仿。我覺得,馮邵峯也行。』 『寫作還是作為業餘愛好比較好』 假如遭遇一場千年不遇的極寒,你被迫躲進圖書館,只能燒書取暖,你會先燒什麼書?今年8月,馬伯庸寫的一篇文章【焚書指南】在微博上被網友瘋轉。他將成功學、勵志書、生活保健書、明星自傳等列入焚書取暖的首選,一時間引起極大反響。回憶起那個事件,馬伯庸笑了:『我也沒想到那文章會有這麼大的反響,看來大家都對出版界的怨念很深啊。』 如果有讀者焚你的書怎麼辦?面對這個多少有點難以回答的問題,馬伯庸回答得很機智:『我的書算不上嚴肅讀物,而是讀者拿來「殺時間」的通俗讀物。誰有一晚上的空閒,拿我的書讀一讀,覺得有趣,我就很欣慰了。如果有人燒我的書,我想,我的書如果能給讀者帶來溫暖,那也是不錯的下場吧。』 而對於寫作,馬伯庸似乎仍然準備抱着『玩票』的心態:『有過幾次動搖,覺得要不要把寫作作為自己的主業。因為我是做市場的,最喜歡拿各種東西分析,分析來分析去,我覺得寫作這個東西還是作為業餘愛好比較好。因為對我來說,寫作是興趣,保持一個業餘的狀態,我的心態就比較好,因為不想寫了,也有正當工作嘛。如果我把它當做本職工作的話,那我每天只要一開電腦就是上班,沒有節假日,這樣對我來說很痛苦,而且寫出來的東西不一定好。』 他的書,有人追着看了近10年;他的微博,有50多萬人天天追着看『段子』;他從小到大轉學13次,留學新西蘭時背下了整部【古文觀止】……對於生於『80後』的馬伯庸,其實很難下一個定語。昨日下午,接受媒體專訪的馬伯庸就穿着白襯衣、紅毛衫,普通得不能再普通。而他對自己的定位也是同樣普通:『我太懶了,聽說加入作協要填表,就沒加入。如果非要說我是什麼人,那麼就說「業餘文學愛好者」吧。』 事實上,馬伯庸的創作狀態也實在堪稱業餘。上班時間,他就是個在外企工作的白領;下班之後,他才會寫上三四小時,權當是種休息。『我們領導都知道我在干別的事,但只要不影響工作,他們也不會說啥。我出了新書會給領導送,領導看沒看,喜歡不喜歡,我就不知道了。』 『我在精神上玩古董』 【古董局中局】是一部關於古董鑑定、收藏、造假的百科式小說,剛一上市便迅速躥紅,成為2012年圖書界的一匹黑馬,書中涉及很多古董造假、設局案例,讓人瞠目結舌。馬伯庸稱,【古董局中局】絕不是聳人聽聞,古董行業的水很深,這本書也僅僅是揭開古董行業冰山一角,根據他的經驗,古董行業贗品比例高達95%。 因為該書實在看起來太真實了,很多讀者都以為馬伯庸是個收藏古董的行家。但馬伯庸卻透露:『我在精神上玩古董,就好像我喜歡看足球,但很少下場去踢一樣。我家的古董收藏為零。』 『我喜歡去博物館看,看到喜歡的,我會把它的每個細節都記下來,去琢磨這些細節背後有什麼好玩的故事。另一方面我會經常去一些古董集散地,比如北京的潘家園,天津的瀋陽道聽古董販子聊天。第三個途徑就是有意識地搜集一些關於古董鑑賞、古董內幕、古董掌故的資料。』馬伯庸的愛好很多,研究古董也是其中之一。 有那麼幾次,因為馬伯庸寫了古董收藏,有人拿東西來問他,要他幫忙『掌掌眼』。這把他給嚇得不清:『我趕緊說這個東西我真不敢給你看,我負責任地告訴你,我知道的也就比你多那麼一點兒,我給你看了把你坑了。』 『投資古董不如投資黃金』 根據多年『混跡』古董市場的經驗,馬伯庸分析:『現在國內的古董造假分為兩個層面,一個是走高端路線,儘可能做得精緻仿真,甚至能騙過專家與鑑定設備,堂而皇之地走進拍賣行,一騙一大把;另外一個是走低端路線,即大量生產小成本的偽劣贗品,這些贗品在行家眼裏不值一哂,卻可以騙到不懂古董的普通老百姓,利用他們想佔便宜發大財的心理設置圈套,騙取錢財。』 近幾年,由於鑒寶節目的熱播,加上古董利潤極高,不少老百姓盲目地投資古董,導致被騙的例子比比皆是。而【古董局中局】這部小說,就是以講故事的方式,傳授一些關於古董鑑定、收藏、造假、設局的百科知識給讀者,儘可能地減少他們上當受騙的次數。 馬伯庸並不贊同普通老百姓投資古董,他說:『從保值的角度來說,投資古董不如投資黃金。古董這個東西風險太大了,當前古董市場魚龍混雜、泥沙俱下,有興趣在這個行業大展拳腳的人,沒有華山捷徑可走,只能多看多學多揣摩,還得有好的心理素質――被騙上十幾回是必然的。』 『夏雨演本書男主角最合適』 【古董局中局】出版不到2個月,馬伯庸已經接到多個影視公司的橄欖枝,但馬伯庸表示,目前他正在創作【古董局中局2】,想等【古董局中局】這套書出版完再做決定,無論是改編電影還是電視劇,這個都要看緣分。 當被問及有沒有中意的男主角時,馬伯庸說:『如果真要拍,我覺得主人公是個地道的北京四有青年,有熱血、有追求,有個性,又有點悶騷,在我心目中,最合適的人莫過於夏雨。他就是年輕時候的姜文,當初看【陽光燦爛的日子】我就特喜歡他。算算年紀,夏雨現在三十多,跟書裏的主人公年紀相仿。我覺得,馮邵峯也行。』 『寫作還是作為業餘愛好比較好』 假如遭遇一場千年不遇的極寒,你被迫躲進圖書館,只能燒書取暖,你會先燒什麼書?今年8月,馬伯庸寫的一篇文章【焚書指南】在微博上被網友瘋轉。他將成功學、勵志書、生活保健書、明星自傳等列入焚書取暖的首選,一時間引起極大反響。回憶起那個事件,馬伯庸笑了:『我也沒想到那文章會有這麼大的反響,看來大家都對出版界的怨念很深啊。』 如果有讀者焚你的書怎麼辦?面對這個多少有點難以回答的問題,馬伯庸回答得很機智:『我的書算不上嚴肅讀物,而是讀者拿來「殺時間」的通俗讀物。誰有一晚上的空閒,拿我的書讀一讀,覺得有趣,我就很欣慰了。如果有人燒我的書,我想,我的書如果能給讀者帶來溫暖,那也是不錯的下場吧。』 而對於寫作,馬伯庸似乎仍然準備抱着『玩票』的心態:『有過幾次動搖,覺得要不要把寫作作為自己的主業。因為我是做市場的,最喜歡拿各種東西分析,分析來分析去,我覺得寫作這個東西還是作為業餘愛好比較好。因為對我來說,寫作是興趣,保持一個業餘的狀態,我的心態就比較好,因為不想寫了,也有正當工作嘛。如果我把它當做本職工作的話,那我每天只要一開電腦就是上班,沒有節假日,這樣對我來說很痛苦,而且寫出來的東西不一定好。』 記者歐陽春艷 來源:長江日報 |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