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名企業家馬雲最近一番關於讀書無用的話引起了熱議。 他說:成功與否跟情商有關係,成功不成功跟讀書多少沒關係。『讀書像汽車加油,得知道去哪裏,裝得太多就成了油罐車。不讀書和讀書太多的人,都不太會成功,所以別讀太多書。』 這些話曾在中國流行過。在改革開放初期,市場空間巨大,商品嚴重短缺,不少人只要勇敢下海,就往往能夠迅速暴富,故有『撐死膽大的,餓死膽小的』之說。 在今天信息化年代,商業社會知識化、技能化已是大勢所趨,作為著名企業家的馬雲再發讀書無用的宏論,的確耐人尋味。 讀書不是馬雲強項。從小,馬雲功課就不好,數學考過1分。從小到大,馬雲不僅沒有上過一流的大學,而且連小學、中學都是三四流的。1984年馬雲幾番辛苦考入杭州師範學院(現杭州師範大學)外語系。 畢業後,馬雲開始了艱苦創業的歷程,並顯示出驚人的商業天賦,最終成為中國電子商務第一人。 必須指出的是:相對於更多白手起家的浙江草根商人,馬雲算讀過書的,只是文憑不是985名校頒發的。 馬雲以慘澹的讀書經歷創造了非凡的商業成就,便獲得了一種鄙視讀書的資本,並在一個鼓吹成功、忽視人文的時代獲得了廣泛認同。 但作為一個公眾人物做如此偏頗的倡導,嚴重值得商榷。 首先,馬雲是極端個案,他的成功像輟學的喬布斯、比爾蓋茨一樣不可複製。而且在全球成功企業家裏,更多的是GE前傳奇CEO韋爾奇博士那樣的高學歷人才。 馬雲固然成功,但似乎離只有小學文化的李嘉誠還有距離,但老李最後悔的一件事就是沒有好好讀書,他的後代都受過正規良好的教育,他決定將自己家產的三分之一捐給社會,其中大部分捐給教育以避免更多年輕人因為無法讀書而耽誤前程。 在當下中國社會,新讀書無用論有廣闊的市場,倒值得認真反思。 伴隨着大學這些年瘋狂的擴招,中國研究生數量已經超越本科,但由於教育觀念的滯後,優質師資資源的不平衡和匱乏,行政化體制下的功利化泛濫,導致畢業即失業的現象愈演愈烈。越來越多人對上大學好好讀書的傳統觀念產生了嚴重懷疑。 更重要的是,在實用主義哲學牽引下,即使有人讀書,也是功利化閱讀。從幫助升學的課本和教輔讀物,各類成功學俗稱讀物、以及滿足人們基本生理需求的舌尖系列、真假難辨的健康養生讀物,充斥着各大暢銷書榜,莫言好不容易為中國人獲得了一個諾獎,但此前真正知道他的普通人沒幾個,讀過他大作的更少。 也許,強調實用、擯棄人文的國家也會獲得快速的經濟增長,但很難持久,也會崛起,但姿態很難優雅。 正如一個人的能否成功可能由情商和人脈左右,但人生的質量和生活的品位卻往往由一些表面上看起來沒用的東西決定――比如讀書,比如藝術,比如信仰。 一個現代社會需要的不僅是現代化,更是人的現代性――成為有獨立思考能力和人格的公民,而閱讀往往會帶來真正意義上的啟蒙。 與其說成功人士馬雲的『讀書無用論』在點亮年輕人成功路上的明燈,不如說再次為這個人文素養缺失的時代敲響警鐘――如此尖利,如此令人肝兒顫。 石述思 來源:西安日報 |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