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前的一場『中山文物真跡大展』讓曾一士突然發現,孫中山臨時大總統的印璽不知所蹤。
『如果這顆印璽真的下落不明,那就不光是中山先生文物史料的損失,而是整個中國歷史的損失。』
台北『國父紀念館』副館長曾一士先生數十年潛心研究中山思想,足跡遍及大江南北及世界各地。十年前由他牽頭籌劃的『中山文物真跡大展』和『海峽兩岸孫中山紀念地史料陳列展』在台北『國父紀念館』盛大展出,這是兩岸近五十年來第一次關於孫中山文物史料的聯合展覽,最後驚奇發現了這個歷史缺憾。
一九九七年十一月十二日,在曾一士三個月內奔走北京、上海、南京、廣州等地聯繫策劃後,兩個大展於孫中山誕辰一百三十二周年之際在台北展出,其中『中山文物真跡大展』匯集了台北故宮、國民黨黨史館、中國國家博物館(原中國歷史博物館和原中國革命博物館)、南京博物院等地中山文物真跡,中山史料展邀請了湖北、北京、廣東、南京、上海及台灣六地八家中山紀念館一同展出。兩個展覽幾乎囊括了兩岸及海外關於孫中山的所有資料。
在此之前,兩岸從未聯合開辦過此類展覽,在大陸,這些中山博物館和紀念館之間也未曾有過類似規模的聯展。各家對於孫中山先生的遺物或者史料都是各自保管、少有往來。
曾一士回憶說,展覽之前,大家都以為中山先生的臨時大總統印璽收藏在對方那裏,『北京以為在南京,南京以為在上海,大家以為在台灣,結果台灣也沒看到』。
十年前的那次展覽持續了半年,展出了幾枚孫中山印鑑真跡,包括由國民黨黨史館館藏的孫中山的大元帥印、中國國民黨總理印、孫中山簽名印章。北京的原中國革命博物館帶來了『孫文之印』。南京方面帶來的展品中有一件『孫中山臨時大總統印璽』,但因為是根據印模(即印文)臆想製作而來,不能算文物,而只能歸為史料性的複製件。儘管當年聯展轟動一時,但眾多真跡展品中獨缺孫中山臨時大總統印璽。
曾一士多年來一直追尋這枚印璽,關於印璽下落,他有多個揣測:是當時移交給袁世凱了,還是在陳炯明炮轟觀音山的時候毀掉了,或者在別的戰事中丟失了,或者還保存在某處尚未公開。而這些現在都不得而知。
至於這枚臨時大總統印璽究竟取材自玉石還是金屬,或者其他材料,現在同樣一無所知。時隔百年,當年在世者已經寥寥無幾,更何況有幸能親見此印者鳳毛麟角。
十年前的那次聯展,讓兩岸中山史料文物走到了一起,十年後的今天,曾一士希望,兩岸攜手共同找尋孫中山臨時大總統印璽,解開歷史懸念,因為『這枚印璽對於中國歷史而言意義重大,它見證了中國由封建帝制轉向民主共和的歷史性的關鍵一步』。(徐長安 黃少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