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三,北京匡時2012秋拍將舉槌。繼『過雲樓藏書』在今年的春拍市場上,以2.16億元刷新古籍拍賣成交價紀錄之後,匡時本次秋拍再次推出扛鼎力作――『南長街54號』藏梁氏家族重要檔案。這批最大宗的『梁氏檔案』涵蓋信札、手稿、書籍、家具等近千件,其中包括梁啓超胞弟梁啟勛收藏的梁啓超信札240餘通、康有爲信札23通。通信各方涉及袁世凱、馮國璋、孫傳芳等多位民國政壇風雲人物,部分信札還有望爲一些歷史懸案提供佐證。拍品總底價5000萬元。 無獨有偶,昨天率先啟動的北京保利2012秋拍,其重量級拍品首推近萬冊『廣韻樓』藏古籍善本,涵蓋明代及以前的300餘件文物、400多件清代善本和數十件民國精刻本,時間跨度近1400年,行家估價逾億元。 從今年秋拍布局不難看出,古籍善本儼然成爲最大亮點。業內人士分析稱,古籍善本之所以能成爲熱點,除了拍賣公司主推該板塊外,也契合了當下藏家及公眾對古籍的文化價值和藏書這種文化行爲的重新發現與認同心理。 『冷門』板塊的崛起 從今年9月中旬北京匡時對外宣布,『南長街54號』藏梁氏重要檔案將亮相秋拍起,這一最大宗的梁啓超檔案就沒再離開過文化圈和收藏界熱門話題榜。事實上,早在今年6月『過雲樓藏書』以2.16億元創下中國古籍拍賣的世界紀錄,爲古籍拍賣立起一個新的市場標杆後,與古籍有關的文化話題並屢屢見諸報端。『它已經脫離了拍賣本身,而是引發所有對古籍感興趣的人士的關注,進一步說,便是對古籍所承載的文化和歷史價值的重新審視。』在國內知名收藏家張正欣看來,去年即已步入調整期的國內拍賣市場的走向反映出兩大趨勢,其一是藏品背後的文化屬性已越來越得到買賣雙方的重視,其二是在歷經多年的書畫唱獨角戲後,一些以往非主流的品種開始成爲市場新的亮點。 『「過雲樓藏書」以近乎天價成交可以視作給古籍善本打開了價格空間,這也便不難理解秋拍市場上出現的古籍善本扎堆現場。』張正欣這一判斷有足夠的事實依據――與北京相似,上海秋拍也屢屢見到檔案和古籍身影。榮寶齋(上海)秋拍推出了留有孫中山廣州蒙難時簽字的近200件原始檔案;泓盛秋拍的壓軸拍品則是1867年倫敦原版初印【大清國地理全圖】,圖中清楚標註出釣魚島隸屬中國領土。 如果再聯繫此前香港蘇富比當代藝術拍賣專場的慘澹落幕,和齊白石、張大千部分作品在嘉德夜場的流拍,要知道,它們都曾經是拍賣場的『硬通貨』,曾經身爲『冷門』板塊的古籍善本儼然成爲拍場崛起的『新貴』。 來源:北京日報 |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