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則天】是寫給朋友的,首先是網絡世界的朋友,所以文字風格爽朗,簡明輕快,有的時候又調皮又時尚。我們已經遠離了唐朝,唐朝對於我們沒有切身的利益問題,所以保持從容不迫,不僅是風度,也應該是心理。作者蕭讓的研究,就是很從容的。她一點都不極端,擺事實講道理,溫文爾雅。 知道網絡世界正在流傳這部【武則天】已經有些時候了,但對於作者卻一無所知。有一次蒙曼跟我說,蕭讓是一個學金融的女生,我才多少知道了一點。不過,由此可以證明,網絡世界以外的人,也在暗中關注蕭讓。 最初,我在網上閱讀過【武則天】的部分內容,本來以爲是歷史小說,看了以後才知道原來是部很認真的研究著作。但是,我並沒有一口氣讀完,因爲網上閱讀有一些問題。在網上發表這種長篇著作,其實是連載性質,閱讀的時候必須長期在跟帖的汪洋大海中跋涉,這不僅造成一定的閱讀障礙,也在時間上需要更多地投入。所以,一直以來就希望讀到【武則天】的全本和淨本。我最近也在進行相關的閱讀和研究,想讀【女皇之路】是希望不要錯過其中的精彩。沒有想到,一次偶然,竟然讓我宿願得償。 我很快讀完了這部四十萬字的【武則天】書稿,十分舒服,如沐春風。近代史學職業化以後,考據式的研究成爲史學主流,描述性的著作邊緣化,與此同時是文史分家。到後來,史學追求科學化,研究的文字越發艱澀,甚至到了語不驚人死不休的地步。爲什麼會這樣?因爲反正閱讀量有限,都以小圈子爲對象,所以如同暗語一樣的研究文體,真是讓人想愛都難。【武則天】是寫給朋友的,首先是網絡世界的朋友,所以文字風格爽朗,簡明輕快,有的時候又調皮又時尚。這是二十一世紀的文字,因爲倒退十年,這樣的文字不可想像。 問題意識當然有時代性的問題,文風難道沒有時代性?多少年以後,人們總結二十一世紀的史學著作,就文風而言,有沒有可能舉證【武則天】爲代表呢?不是沒有可能。首先在文字上讓人容易接受,這是史學社會化的必備前提。爲社會服務,但是民眾卻讀不懂,這是近代以來中國史學的一個很大癥結。蕭讓的【武則天】是否由此開闢了一條史學新路呢?對此,我甚有期待。 歷史研究必須面對歷史資料,這是人所共知的。看得出來,蕭讓研究武則天,閱讀了大量的歷史資料,比較各種史書記載的文字,選擇更合理的解釋,提出自己的分析,這些蕭讓的研究與其他研究者沒有不同。我看一些網絡的史學研究,經常能發現他們因爲十分強調自己的獨特觀點,甚是不免強詞奪理。其實,我們已經遠離了唐朝,唐朝對於我們沒有切身的利益問題,所以保持從容不迫,不僅是風度,也應該是心理。蕭讓的研究,就是很從容的。她一點都不極端,擺事實講道理,溫文爾雅。歷史是公共的,歷史人物是公共的,面對著大家共同的研究對象,如同參加一次盛宴,爲什麼要急不可待呢?蕭讓的研究風度,讓人感覺到她的研究心態,細雨微風,潤物無聲。浮躁病在史學圈子內部同樣流行,每年論文數量不斷增長,但是研究質量卻無法同比例增長,因爲研究工作,數量從來不代表品質。捫心自問,蕭讓這樣平和的研究心態,即使在職業歷史學內部,也應該屬於鳳毛麟角。或許,正是因爲她是業餘研究,沒有考核壓力,才能夠如此。想想近代以前,那麼多今天可以稱作學者的人,當時不都是業餘的嗎? 蕭讓的【武則天】是十分專業的。所謂專業,這裡是指在討論問題時尊重前人的研究成果。蕭讓的【武則天】讓我最感意外的是她對前人研究的熟悉和尊重。她的著作中,到處都在跟同一領域的研究者討論。她的著作是有專業注釋的,而從她的討論到她的注釋,都表明她對於武則天的研究,已經站在了專業研究的前列。 比較【明朝那些事兒】,蕭讓的【武則天】一定會更讓歷史學界驚喜。當年明月的明朝作品,主要還是描述性的,其中所討論問題也多數屬於自我設定的問題。【武則天】不同,研究武則天的著作很多,蕭讓不想繞過這些研究獨自發言,所以她的著作每有學術回應。對於武則天的研究,我也有一些心得。蕭讓的觀點,有的我同意,有的也不敢同意。但是,我卻從內心裡感到高興,有這樣的業餘研究者出現,至少是對歷史學的一種肯定。前不久,蒙曼在百家講壇的講稿以【蒙曼說唐:武則天】爲標題正式出版發行,現在網絡世界的史學明星蕭讓又推出【武則天】。兩個年輕的女學者,圍繞著古老的女皇話題,觀點交織纏繞在所難免,學術的刀光劍影,異彩紛呈。三個女人(武則天、蒙曼、蕭讓)一台戲,現在開鑼。(孟憲實) 【武則天】蕭讓著 陝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