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韻國學網 首頁 國學新聞 文化論壇 查看內容

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規範語言可以 但不要扼殺網絡文字的生動性

國學新聞| 文化論壇

2012-12-13 22:36| 發布者: 酒滿茶半| 查看: 1466| 評論: 0|來自: 新華每日電訊

摘要: 著名語言文字期刊【咬文嚼字】11日揭曉『2012年圍觀名家博客』活動結果。12位被『咬嚼』的名人當中,周國平、郎咸平、方舟子語言文字差錯較少,位列差錯率『榜尾』;而收藏名家馬未都與『80後作家』韓寒、郭敬明則差錯 ...

著名語言文字期刊【咬文嚼字】11日揭曉『2012年圍觀名家博客』活動結果。12位被『咬嚼』的名人當中,周國平、郎咸平、方舟子語言文字差錯較少,位列差錯率『榜尾』;而收藏名家馬未都與『80後作家』韓寒、郭敬明則差錯較多,排名差錯率『榜首』。(12月12日新華網)

作為一個媒體人,碼字之餘看到這則新聞不禁汗顏。即便自己從事文字工作數年,但寫在網絡上的文字依然是無拘無束,離圖書差錯率萬分之一以內的『及格線』還遠着呢。

汗顏之餘是不解,如果真順着【咬文嚼字】的這套『網絡語文』規則來,那名人們寫博客、『織微博』、網絡留言、跟帖豈不變成了一件痛苦的事?不僅要字斟句酌、思慮再三,恐怕還要僱請編輯、校對再三打磨,這不僅很滑稽,也絲毫沒有網絡衝浪的樂趣和快感可言,這樣網絡恐怕也難稱網絡。

網絡文字不那麼契合語文規則,甚至連業界名人的網絡語文都不達標,這事不難理解。網絡表達的興盛是這兩年的事情,但語文規則由來已久,新興的網絡表達與傳統的語文規則難免有摩擦。說到底,卻是語文有語文的標準,網絡也有網絡的章法。

一些優秀的網絡文字之所以優秀,絕不在於其行文着字有多精確、引經據典多麼貼切,往往在於其能夠一氣呵成,用最簡單的文字傳遞最質樸的情感、最精華的思辨,不經意間觸碰讀者心靈最柔軟的部位,從而獲得最大程度的共鳴。名人如此,普通網民也莫不如此。

誠然,這些坐擁網絡名人身份的專家、學者,能夠儘量減少行文錯誤,對青少年網民有積極的示範作用。但要說一些小小的差池就『貽害四方』,也有『欲加之罪』的嫌疑。青少年網友來讀這些名人的博客,又不是來做語文練習的,哪能那麼輕易就被『貽害』了?再說,語文規則自有其存在的地方,閒來無事刷個微博還要畢恭畢敬地字斟句酌,實在不現實。

能夠注意到用字、用詞的細微差距,像周國平先生那樣嚴謹、仔細自然是好,但對於網絡語文的強調,不應該以扼殺網絡文字的活潑、生動,破壞傳播規律為代價。

網絡作為區別於傳統渠道的信息傳播平台,以其簡便、易行和迅捷為特點,而網絡語文也區別於傳統語文,更大的自由性和靈活性,使得網絡文字在信息傳輸、感情傳播方面更加活潑、生動,從而也更加有效。作為對祖國語言文字有大情懷的業內人士,制定『網絡語文』規則,應對網絡文字對傳統文字的衝擊,也應該以承認網絡傳播的基本規律為前提。(郭楊陽)


來源:新華每日電訊     

鮮花

握手

雷人

路過

雞蛋

最新評論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