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韻國學網 首頁 國學新聞 文化論壇 查看內容

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藝術不能只給圈裡人看

國學新聞| 文化論壇

2012-12-13 18:10| 發布者: 休竹客| 查看: 1321| 評論: 0|來自: 北京晚報

摘要: 一部幾乎沒有台詞的舞劇,居然讓眾多以前並不了解舞蹈的普通觀眾為之感動落淚,甚至連劇場工作人員都為之吸引。就連北京舞蹈學院管廁所的阿姨都好奇地出現在了劇場裡:『真奇怪,兩個小時,怎麼都沒人上廁所?到底是 ...
一部幾乎沒有台詞的舞劇,居然讓眾多以前並不了解舞蹈的普通觀眾為之感動落淚,甚至連劇場工作人員都為之吸引。就連北京舞蹈學院管廁所的阿姨都好奇地出現在了劇場裡:『真奇怪,兩個小時,怎麼都沒人上廁所?到底是什麼演出這麼抓人?我也想看看。』 
  這是上周在北京舞蹈學院演出的舞蹈詩劇【沉沉的厝里情】現場的一幕。年輕的女導演靳苗苗帶領着她的廈門小白鷺民間舞團,用肢體語言講述了一個充滿閩南風情的故事,也讓舞蹈成了可以溝通所有人的語言,讓藝術重新回歸於平常人間。
  這個用肢體語言講述的故事並不深奧。在一個離家的遊子對自己故鄉閩南的感懷中,清秀靚麗的閩南少女,粗獷剽悍的閩南漁夫,溫柔熱辣的閩南少婦,混合着撲面而來的大海氣息,跳得令人心旌意搖、舞得讓人心曠神怡。而故事的主角『我的阿嬤』阿月,她的童年、初戀、婚嫁、持家、相思……更是讓所有的人都懂了,甚至哭了。茫茫大海,沉沉思念,化作默默的背影;生離死別,魂牽夢繞,凝成撕心裂肺的一句『回家吧!』一剎那,就讓人熱淚縱橫。
  其實導演靳苗苗是個北方姑娘,但因為長在廈門,對閩南文化了解很深。『那裡是有寡婦村的,男人很多是漁民,拜拜媽祖一走,可能就再也回不來了。我去那邊採風時,有時候覺得面對大海真的很可怕。男人們都在船上,船一翻,一個家族就只剩下了女人。演出中最後一幕的吶喊其實是在說,我在等你,你人回不來,魂也要回來啊!』就是這樣的心靈召喚,化作了飽含情感的肢體語言,一記一記夯到人的心上。雖然這樣的文化是遙遠的,陌生的,但親情、鄉情、愛情,這樣的情感卻是共通的。難怪有人看完演出後,眼圈紅紅地說:『想家了。』
  『舞蹈,不能只是舞蹈圈的人在看。』靳苗苗總這樣說。也許正是因為這個初衷,才讓這樣一台舞蹈『曲高不和寡』,平易且動人。就像楊麗萍的【雀之靈】,邰麗華的【千手觀音】,不需要觀眾有專業的舞蹈知識,但卻完全能夠領會藝術家想要傳遞的情感和力量。『舞在於淺顯,意在於精髓。』作為一種超越語言的藝術,舞蹈本就應該讓更多的人能懂,而不是將普羅大眾拒之門外。
  讓藝術家專家讚賞肯定,讓普通觀眾也如痴如醉――這樣的作品,在我們的舞台上,不是太多,而是太少。音樂圈、舞蹈圈、戲劇圈、戲曲圈、美術圈……一個個圈子,隔開了所謂的『專業』和大量存在的『外行』,也隔絕了藝術的生命力。其實,人類從直立行走,就開始舞蹈;在還不會說話的時候就開始歌唱;在文字誕生之前,就開始繪畫……藝術,源於人類表達和溝通情感的渴望,傳遞的也應該是讓人共鳴的普世價值,而不應成為某些人的特權。
  而這樣一部舞劇,最成功之處,不在於它的技藝精湛,不在於它的舞台絢麗,而恰恰是因為,它跳出了專業欣賞的小圈,跳進了更多人的心裡。
  王潤
來源:北京晚報     

鮮花

握手

雷人

路過

雞蛋

最新評論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