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韵国学网 首页 国学新闻 文化论坛 查看内容

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谁让谁吃亏? 中华民族的"礼让精神"死哪去了!(4)

国学新闻| 文化论坛

2012-12-19 17:35| 发布者: 家邻| 查看: 2134| 评论: 0|来自: 中国青年报

摘要: 礼让他人真的会让自身利益受损吗? “‘我们走得太快了,灵魂都赶不上。’这句在网上很流行的话,最能说明当下社会的问题。”卞绍斌指出,当每一个人都热衷于争和抢,当所有人行为的价值取向都是个人利益最大化 ...

礼让他人真的会让自身利益受损吗?

“‘我们走得太快了,灵魂都赶不上。’这句在网上很流行的话,最能说明当下社会的问题。”卞绍斌指出,当每一个人都热衷于争和抢,当所有人行为的价值取向都是个人利益最大化,对生活目标的思考、对生命价值的尊重以及对社会公益的照看都将没有驻足的空间。

“为什么大家在机场能排队,上地铁时却排不了队呢?”陈少峰表示,在如今流动性非常强的社会中,只有秩序才能促进自律。所以面对礼让精神的缺失,我们不能只做道德层面的抱怨,还应该从社会规范的角度进行建设性的思考。

他指出,由于历史原因,我们社会的道德权威受到不小的破坏。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就应该建立起规则的权威,并用严格、科学的管理来支撑规则,让违反规则的人付出应有的成本,而不是简单地进行道德提倡。

“规则固然重要,社会成员道德反思能力的提升更为关键。”卞绍斌认为,法律和制度永远都是外在的,如果不通过反思唤醒人们内心的道德法则,只一味被动服从,当遇到模棱两可、执法者缺位等特殊情形时,这些外在规范很可能就让位于自身利益的考虑。所以说,当下最为紧迫的是营造一种尊重他人、懂得礼让的社会氛围。

礼让他人真的会让自身利益受损吗?调查中,16.5%的受访者表示“一定会”,44.5%的受访者表示“可能会”,17.0%的受访者表示“不太会”,16.4%的受访者表示“不会”,5.7%的受访者表示“不好说”。

值得注意的是,71.6%的人认为自己能从礼让中获得“和谐的人际关系”,65.9%的人认为会获得“有序的生活”,65.6%的人表示会获得“别人的尊重”,51.8%的人表示会获得“履行公德后内心的快乐”,50.4%的人选择“他人的善意”,47.7%的人选择“帮助他人后的满足感”。(向楠)


来源:中国青年报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最新评论

关于我们| 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机版|举报|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