禮讓精神缺失的背後是社會規則的不完善與缺失 我們的社會為什麼缺少禮讓精神?調查顯示,『很多人過分關注自己利益』(68.7%)與『社會越來越浮躁』(66.8%)排在前兩位。其他原因還有:『公民素質教育落後』(56.6%),『與人為善不再受推崇』(52.7%),『教育強調競爭,而非禮讓』(52.4%),『人際關係越來越具有競爭性』(41.1%)等。 北京大學哲學系教授陳少峰指出,許多普通人並不是一開始就不會禮讓,只是當他們看到懂得禮讓的人吃虧、爭搶的人占便宜的『逆淘汰』時,他們中的一些人才會放棄禮讓,和其他人一樣去爭搶。 復旦大學哲學學院講師郁傣練治觶社會之所以缺乏禮讓精神, 是因為許多人都沒有設身處地地思考過,每個人都可能遇到需要別人禮讓的時候,你今天沒有禮讓別人而使別人利益受損,明天你也會因別人的不禮讓而吃虧。我們不能因為還沒處在需要被人幫助或禮讓的狀態,就忘記了禮讓的重要性,這既是對他人的不負責,更是對自己的不負責。 『禮讓精神缺失的背後,更重要的是社會規則的不完善與缺失。』 郁傣烈運前不久在美國的見聞舉例,在加利福尼亞州,普通人如果在殘疾人停車位上停車,罰款最高可達2000美元,這是有立法保障的,執行也非常嚴格。在美國的公交車上,靠近車門有兩個座位是留給有需要的人的,座位上標明,如果不讓座有會有怎樣的後果。這就使該禮讓而不禮讓的行為要付出明確的成本。 來源:中國青年報 |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