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韻國學網 首頁 國學新聞 文化論壇 查看內容

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誰讓誰吃虧? 中華民族的"禮讓精神"死哪去了!(2)

國學新聞| 文化論壇

2012-12-19 17:34| 發布者: 夏知| 查看: 1839| 評論: 0|來自: 中國青年報

摘要: 62.7%的受訪者認同當下生活中『誰讓誰吃虧』的說法 談起最近一次乘坐公交車的經歷,北京市民張遠(化名)久久不能釋懷:當時路上的車比較多,幾乎是在一輛貼着一輛地通行。公交車準備左轉彎,可等了好久,對面車 ...

62.7%的受訪者認同當下生活中『誰讓誰吃虧』的說法

談起最近一次乘坐公交車的經歷,北京市民張遠(化名)久久不能釋懷:當時路上的車比較多,幾乎是在一輛貼着一輛地通行。公交車準備左轉彎,可等了好久,對面車道的車還是一輛接一輛駛過來,絲毫沒有避讓的意思。公交車等不及只好強行左轉,對面車道上一輛車竟加大油門想趕快通過,結果兩輛車差點撞到一起,由於前後都有車,最後誰也走不了。僵持了十幾分鐘,公交車司機只能應車上乘客的要求,沒到站就打開車門讓乘客下車。『搶那一腳油門到底能趕多少時間?大家就不能讓一讓嗎?』張遠說。

家住河北張家口的吳喜紅一直從事幼兒教育方面的工作,據她觀察,『只會爭不會讓』的現象如今在孩子中特別普遍。有一次,她給一群五六歲的小孩講『孔融讓梨』的故事,很多孩子都表示很難理解,更有孩子覺得已經過時了。

『現在社會競爭比較激烈,學校和家庭基本都是競爭教育。有的父母甚至告訴孩子,凡事不能讓,讓了就吃虧,要去爭、去搶。這種競爭性教育像洗腦一樣一遍一遍灌輸給孩子,很多孩子都有了競爭性的人格傾向,一些孩子的占有欲還特別強。這給他們以後的成長,以及人際關係的處理,都會帶來麻煩。』 吳喜紅說。

調查顯示,高達62.7%的受訪者明確表示認同當下生活中『誰讓誰吃虧』的說法,34.5%的受訪者表示『不認同』,2.7%的受訪者表示『不好說』。

山東大學哲學與社會發展學院倫理學研究室主任卞紹斌,在接受中國青年報記者採訪時表示,對於六成多人都認同『誰讓誰吃虧』的調查結果,他並不感到意外。他指出,如今社會功利主義盛行,人們大多數行為都受制於利益權衡,做事只看有沒有好處。這種情況下,大家為一點蠅頭小利錙銖必較、互不相讓,也就不足為奇。


來源:中國青年報     

鮮花

握手

雷人

路過

雞蛋

最新評論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