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導演謝飛近日發表公開信,表示自己擔任藝術顧問的影片送審四個月沒有回應。他提議:將現行的行政管理式的電影審查,改變為法律制約、行政監督、行業自治、自律的電影分級制。他還表示審查制度不是法治,是人治。(今日本報B13版) 電影分級是個陳年老話題,也就是像謝飛、馮小剛這樣的大腕導演敢摔碗摔筷子地說出來,無非就是抱怨電影審查過嚴,自個兒的藝術細胞都被謀殺了之類的話。問題是,電影分級具體該怎麼分?標準是什麼?別說這不重要,你問大多數人,想到電影分級,第一反應就是少兒不宜的『三級片』是不是就能公開放映? 在沒有微博也沒有QQ的時候,有個笑話,電影院裏出現了男女親熱鏡頭,大人們都不做聲,只有一個小男孩在黑暗中嚷嚷着『媽媽,他們在幹什麼?』 很多國家都有電影分級制,這貌似是國際慣例,但是很多國家的『家長指導級』電影或『陪看級』電影,未成年人要在家長的監護下才能看,這在當下的中國能做到嗎?中國的家長們都很忙,很多人沒什麼時間陪孩子。沒準在家長呼呼大睡的時候,孩子正悄悄爬起來打開電視或者電腦,看得津津有味。 而且,我們更擔心的是,分級制一旦實行,會不會最後成為電影廣告的噱頭,『哦,這是三級的』,啥也不用說,電影院一定人滿為患。 當然了,這邊舉着被廢掉的膠片要創作自由,那邊拿着剪刀清除『有傷風化』,大家都振振有詞。電影分級制鬧騰了這麼多年,在電影拍攝整體水平不高,精明的騙子遠遠多過好編劇的當下,又拿出電影分級制來討論,實在是一個意義不大的話題。給電影分級了,你就能拍出好片嗎? 謝飛導演的一句話比較有道理,『呼籲電影立法,立審查法』,沒有法規,在一堆爛片裏挑好片,只能是一刀一刀地剪。剪掉再播出的電影,也自然是老少咸宜了。至於你的票房是否多收了三五斗,國產電影是否有人看,前景如何,就沒人關心了。(水易寒) 來源:燕趙晚報 |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