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韻國學網 首頁 國學新聞 文化論壇 查看內容

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評老子『吐舌』雕塑:表現手法太直白粗糙

國學新聞| 文化論壇

2012-12-21 19:29| 發佈者: 買櫝還珠| 查看: 2554| 評論: 0|來自: 武漢晨報

摘要: 本報昨日報道,蘇州金雞湖畔的一尊老子雕塑引發爭議。雕塑中的老子眼睛緊閉,舌頭伸出,並露出嘴中一個大門牙,顛覆了不少人對這位古代聖賢的印象。    給古人一個正常表情也是尊重歷史   苑廣闊(職員): ...
本報昨日報道,蘇州金雞湖畔的一尊老子雕塑引發爭議。雕塑中的老子眼睛緊閉,舌頭伸出,並露出嘴中一個大門牙,顛覆了不少人對這位古代聖賢的印象。 
  給古人一個正常表情也是尊重歷史
  苑廣闊(職員):即便作者想通過這個雕塑表現老子的『剛柔之道』,這樣的表現手法也太直白,太粗糙了,不但無法給人以美感,還倒顯出創作者想像力的匱乏。不管是繪畫、雕塑還是影視劇,在表現古人時,應遵循兩個基本原則:一是儘量貼近歷史,不歪曲歷史;二是考慮到絕大多數公眾的心理接受能力。這是對歷史與古人的一種尊重,同時也更有利於傳承歷史文化。否則,當現在的人都把注意力集中到老子的舌頭上面去了,圍繞着他的面容和長相爭論不休,誰還去關注他們的思想?這不是一種喧賓奪主嗎?藝術作品首先要給人以美感,然後才能談得上展示藝術,傳達思想,當這些藝術創作超過了絕大多數公眾的接受能力和欣賞水平,讓公眾見丑不見美,甚至覺得厭惡和反感,又何談藝術展示和思想傳達呢?這種太過個性和雷人的藝術創造,也許作為一種先鋒實驗作品,出現在專業的藝術展覽上更加合適,如果出現在以所有人為觀眾的城市街頭,顯然有些太過超前了。
  浮躁藝術的表象 
  馬進彪(媒體人):老子能夠成為道家文化的創始人,主要是體現在其博大精深的哲學思想上。與其內在的思想相比,外在的長相永遠不重要,但作為一尊雕塑,卻離不開外在的形象。雖然外在的形象無從考證,但其內在的哲學思想卻可以通過合理想像並利用藝術手段幻化成外在形象,也就是用老子的哲學思想賦予老子一副與其精神世界相一致的形象,這就是雕塑形成必不可少的合理想像邏輯。但是這尊雕塑顯然脫離了合理想像的軌道。雕塑的作者以老子『吐舌露牙』來說明『剛柔之道』的典故,解釋自己的創作意圖。可關鍵是,這樣的典故只是老子哲學思想的滄海一粟,是在特定場合下的非正規表達,體現更多的是聖賢的機智與幽默,而不是對其思想的總體概括。老子的思想體系,就像一棵大樹,每個枝葉都是其思想的一部分,但每個枝葉都不能代表整個思想體系。這就需要作者沉下心來吃透老子的思想體系,在海量的史料中,在浩繁的枝葉中,用辯證的方法歸納出『形』與『神』的內在關係,這個過程浮躁不得,速成不得。企圖用一個枝葉來代表老子,其結果只能是『一葉障目,不見泰山』,這樣的『老子』只是作者一個人的老子,而不是中華民族的老子。
來源:武漢晨報     

鮮花

握手

雷人

路過

雞蛋

最新評論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