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秋中國各大拍賣公司的藝術品成交數據呈下滑趨勢,但真正流傳有序並具有重要藝術史價值的精品仍廣受收藏家青睞。業內專家稱,在經歷了高速增長後,中國藝術品市場正處於理性回調期。 榮寶齋(上海)2012秋季藝術品拍賣會以3.43億元人民幣落錘,相比去年秋季超過10億元的成交總額降幅不小,但一些兼顧名望與品質的傑作仍取得佳績,如齊白石【多子、大利、大壽三條屏】和鄭板橋【蘭竹圖】,均以1207.5萬元人民幣成交。 保利秋拍更延續着『書畫億元時代』,在其古代書畫夜場中,元代王振鵬的【江山勝覽圖】以1.012億元人民幣成交,成為今秋全球首件成交價過億的中國藝術品。此外,在佳士得秋拍中,中國古代及近現代書畫精品也是走勢堅挺,成交率超過八成,總成交額近6500萬美元。 自2009年以來,中國藝術品市場開始了爆發式的增長,億元成交紀錄屢屢出現,如吳彬的【十八應真】1.6億元人民幣、曾鞏的【局事帖】1億元人民幣、黃庭堅的【砥柱銘】4.3億元人民幣、王蒙的【稚川移居圖】4億元人民幣。 『流傳有緒的名家精品始終獲得市場的極大關注和肯定。』保利拍賣古代書畫部總經理左昕陽說,『「書畫億元時代」是中國藝術品價值在市場上提升的體現,也顯示中國收藏家整體認知能力和收藏實力的提高。』 佳士得亞洲區總裁高逸龍則認為,中國藝術品市場的繁榮源於中國經濟騰飛使富裕人群大增,『他們中的一些人把藝術品收藏當成了財富和品位的象徵。』 近幾年來,由於中國實力買家的追捧,中國頂級藝術品和世界頂級藝術品的價差已大大拉近。2004年,畢加索作品【拿煙斗的男孩】以1億零4百萬美元成交,同期最貴的中國藝術品是元代的青花圖罐【鬼谷下山】,成交額僅2700萬美元。2011年,世界上最貴的藝術品仍來自畢加索,其畫作【裸體、綠葉和半身像】的成交價為1億零6百萬美元,但同期最貴的中國藝術品――『乾隆吉慶有餘瓷瓶』的成交價已升至8000萬美元。 2011年,中國書畫家張大千作品的總成交額超過了畢加索作品的成交額。當今世界十大拍賣公司中,中國公司已佔據四席,『忘了倫敦、紐約和日內瓦吧,北京和香港等亞洲地區才是當今世界藝術品市場的新格局。』高逸龍說。左昕陽表示,如今中國藝術品市場現理性氛圍,也是那些『真、精、希』藝術品價值體現的時候。榮寶齋(上海)常務副總經理許娟則稱,在市場表現平穩的時候,正是藏家接手的好時機。(芮晗) 來源: 西安晚報 |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