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韻國學網 首頁 國學新聞 文化論壇 查看內容

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短篇小說何以不招待見

國學新聞| 文化論壇

2012-12-25 17:23| 發布者: 順天道化| 查看: 2432| 評論: 0|來自: 深圳特區報

摘要: 當眾多的中國作家都把主要的精力集中在了長篇小說的寫作上,短篇小說的寫作,還能夠好到哪裡去?    在當代文壇,短篇小說備受冷落,這早已是有目共睹的事實。弔詭的是,人們常說現代人生活壓力大,沒有時間讀 ...
當眾多的中國作家都把主要的精力集中在了長篇小說的寫作上,短篇小說的寫作,還能夠好到哪裡去? 
  在當代文壇,短篇小說備受冷落,這早已是有目共睹的事實。弔詭的是,人們常說現代人生活壓力大,沒有時間讀書,但在各大書店裡我們常見的現象卻是,購買長篇小說的讀者,往往比購買短篇小說的讀者要多得多。一些主要發表中短篇小說的文學期刊在步履維艱之時,突然改為專門發表長篇小說,銷量反而大增。對此我們不禁要問,短篇小說何以日漸受到人們的冷漠,變得就像一隻備受冷落的醜小鴨,姥姥不疼舅舅不愛呢?我以為,問題的癥結也許恰恰就在中國作家們自己對於短篇小說的偏見。
  我們知道,在很長一段時間裡,文壇上的諸多老前輩在告誡那些初學寫作的作者時,都是諄諄教誨他們說,寫作者要想有所成就,必須先從短篇小說的寫作開始練習,然後再到中篇小說,最後再到長篇小說。因此,對於許多人來說,寫短篇小說的作家簡直就可以說是一些初出茅廬的練筆者,而作為一個要想在文壇上獲得廣泛承認的作家,只有短篇小說,而沒有發表過長篇小說,可以說是很難在文壇上立住腳的。因此,即便是像魯迅這樣偉大的作家,因為沒有寫作過長篇小說,也常常遭到一些人的另眼相看和詬病。以致像王朔這樣口無遮攔的作家也在其【我看魯迅】一文中公開坦言:『魯迅沒有長篇,怎麼說都是個遺憾,也許不是他個人的損失,而是中華民族的損失。以他顯露的才能,可以想象,若他真寫長篇,會達到一個怎樣的高度。』但我以為,一個能夠將短篇和中篇小說寫得非常之好的作家,也並不一定就能夠寫出非常優秀的長篇小說。如像美國著名的短篇小說大師歐・亨利,其短篇小說雖然享譽全球,但其唯一的一部長篇小說【白菜與皇帝】卻被文學批評家們認為是『結構鬆散』、『雜亂無章』、『藝術上並無什麼特色』以及『藝術比較粗糙』、『人物面目模糊不清』的平庸之作。而法國著名短篇小說大師莫泊桑,在其輝煌的寫作生涯中,也曾嘗試過長篇小說的寫作,但其殫精竭慮寫出的長篇小說【漂亮的朋友】和【一生】出版之後,同樣是反響平平。而真正為其帶來世界性聲譽,確立其在世界文學史上文學大師地位的,反而是他的那一篇又一篇構思精妙,藝術感染力極強的精短小說。在世界著名的三位短篇小說大師中,也許只有契訶夫才是最了解自己所具備的寫作才能的。因此,他除了進行戲劇創作之外,根本就沒有好高騖遠地把自己當作小說寫作的全才,勉為其難地去從事長篇小說的寫作,而是集中精力專注於中短篇小說的寫作。正因如此,契訶夫才在短暫的一生中,為世界文壇留下了眾多的短篇小說藝術精品。
  眾所周知,在當代文壇上,汪曾祺先生之所以卓爾不凡,成為一代大家,同樣是因為其作品簡短凝練和獨特的藝術風格。在談到小說的創作時,汪曾祺先生曾直截了當地坦言:『我只寫短篇小說,因為我只會寫短篇小說。』儘管汪曾祺先生早已在生前將自己寫作的實情說得清清楚楚,然而,在汪曾祺先生仙逝之後,為了拔高汪曾祺先生在寫作上的才能,將其塑造成為一個小說寫作的全才,有的學者卻絲毫不顧汪曾祺先生的意願,一廂情願地總是越俎代庖,常年向學術界拋出汪曾祺先生如果要寫長篇小說,同樣也可以寫出不朽的長篇小說之類的偽命題。仿佛汪曾祺先生作為當代文壇的一代大師,寫不出長篇小說就是一件非常丟人的事。這些學者殊不知,在世界文壇上,被稱之為『作家中的作家』的阿根廷作家博爾赫斯,也從來就沒有寫過一篇長篇小說,但卻絲毫也動搖不了博爾赫斯在世界文壇上崇高的文學大師的地位。而在當今的中國文壇,我們看到的一個荒唐和可笑的現實就是,一個作者要想加入作協,首先就是要看該作者發表了多少萬字的作品,出版了多少專著。至於這些作品寫得怎樣,是不是垃圾,有關部門卻並不去細加考察。於是,一個作家即便是耗費多年的心血,發表幾十個短篇小說,但其作品的總字數全部加起來,有可能還不及一些作家一部長篇小說的文字數量。同時,在娛樂至死的今天,一部長篇小說一旦躥紅之後,被改編成為電影和電視劇的可能性就大得多,它給作家帶來的經濟效益和煊赫的聲譽,無疑是無比誘人的。而作為一篇短篇小說,無論作家寫得再好,甚至哪怕是再著名的作家,最多也就是幾百千把塊錢的稿費,永遠都不可能被出版商和影視公司看好。正因如此,我國每年出版的長篇小說就像雨後春筍一樣,多達3000多部,還有數千部長篇小說常常是胎死腹中,根本就無法出版,但這些全身心從事長篇小說寫作的人,仍然就像過江之鯽一樣,樂此不疲。試想,當眾多的中國作家都把主要的精力集中在了長篇小說的寫作上,短篇小說的寫作,還能夠好到哪裡去?
  對於長篇小說和短篇小說這樣一種一頭重,一頭輕,畸形發展的文學創作現象,眾多的專家和學者們早已有所警惕。【人民文學】雜誌主編,著名文學批評家施戰軍日前就一針見血地指出:『無論在中國文學史還是外國文學史上,短篇小說的地位從來就不低於中篇小說和長篇小說,也不低於詩歌和散文,有它獨有的意義和價值。可是今天,短篇小說的回報率太低了。』該刊副主編,著名作家邱華棟也痛心疾首地指出:『今天在不少人眼裡,短篇小說的地位似乎還比較低,殊不知,一個作家以畢生之功也未必能寫出幾個優秀的短篇小說,從某種程度上來說,短篇小說所能達到的高度,就是一個民族文學所能達到的高度,我們應該更加重視和倡導短篇小說的創作,因為短篇小說可以使傳統的、典雅的小說精神保留下來。』
  短篇小說的回報太低,娛樂性和消費性又在日益殘酷地侵蝕着小說的創作,在此商業之風和金錢的誘惑面前,還有多少中國作家能夠像博爾赫斯、莫泊桑、契訶夫、歐亨利甚至卡佛那樣即便是生活拮据,一生清貧,但仍然將畢生的精力和文學才華都致力於短篇小說創作?◎ 唐小林
來源:深圳特區報     

鮮花

握手

雷人

路過

雞蛋

最新評論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