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韻國學網 首頁 國學新聞 文化論壇 查看內容

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末日背後的反思:我們中國人的文化自信哪裏去了?(1)

國學新聞| 文化論壇

2012-12-24 23:28| 發佈者: 沙坡| 查看: 1711| 評論: 0|來自: 揚子晚報

摘要: 您相信末日嗎?只要讀到這篇文字,無論曾經如何相信過,也會一笑置之了吧。 如果今天真的是末日,我們為什麼還要為『中國夢』牽腸掛肚?如果今天真的是末日,奧巴馬、朴槿惠為什麼還要費盡心思去競選總統?如果今 ...

您相信末日嗎?只要讀到這篇文字,無論曾經如何相信過,也會一笑置之了吧。

如果今天真的是末日,我們為什麼還要為『中國夢』牽腸掛肚?如果今天真的是末日,奧巴馬、朴槿惠為什麼還要費盡心思去競選總統?如果今天真的是末日,世界上為什麼還有那麼多的仇怨非要你死我活?

末日已成過去,末日背後的東西,卻真的很值得琢磨。

一、我們的文化自信

『末日』概念,一直是基督教的舶來品。『杞人憂天』,短短四個字就把中國人一直以來對末日的態度表達得鏗鏘而深刻:嘲笑。道家講究『天道永存,道生萬物』,天下的走勢是『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儒家說『未知生,何知死』,從來就沒有一個『滅亡』的概念。對災難的態度,中國人最為積極。

但是,這些中國傳統的積極因素,在被商業化(電影【2012】是典型代表)和西方宗教色彩(對很多人來說,瑪雅是外國的,也就是西方的)裹挾着的『末日思潮』裏,卻似乎沒有太多的抵抗力。

同樣的命題曾在『聖誕節為什麼比中國節日火爆』的現象面前被一再思考。多年來我們開眼看世界,所看到的就是西方世界確實比我們富足、文明,確實值得我們去羨慕。因此,西方色彩的聖誕節就成了『富裕文明』的代名詞,讓我們欲罷不能。末日論,同理。

『中國夢』就是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復興』,我們曾經『興』過,中華文明也曾經是世界上最先進的文明,我們曾經的『興』,是經濟、政治、文化全方面領先世界的結果。現在我們是世界第二大經濟體,要複製和超越曾經的輝煌,要求我們必須在文化層面上重拾自信,或者說,鑄造讓世界認同的全新中華價值觀。


來源:揚子晚報     

鮮花

握手

雷人

路過

雞蛋

最新評論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