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韻國學網 首頁 國學新聞 文化論壇 查看內容

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齊白石嫡孫齊育文:中國畫一輩子也學不完的

國學新聞| 文化論壇

2012-12-27 22:31| 發布者: 開元之治| 查看: 1634| 評論: 0|來自: 南方日報

摘要: 畫壇巨匠齊白石嫡孫、著名畫家齊育文2010年在深圳成立了工作室,這對於深圳畫作愛好者來說是個喜訊。這間位於會展中心二樓一角的畫室對於鵬城人民的吸引力絲毫不亞於前面的主會場。平時慕名而來的人讓齊育文的夫人應 ...

畫壇巨匠齊白石嫡孫、著名畫家齊育文2010年在深圳成立了工作室,這對於深圳畫作愛好者來說是個喜訊。這間位於會展中心二樓一角的畫室對於鵬城人民的吸引力絲毫不亞於前面的主會場。平時慕名而來的人讓齊育文的夫人應接不暇,為了能靜心作畫,齊育文本人一般很少到此,平日裡他都在另一住所靜心作畫。他說藝術來不得半點虛假與偷懶,必每日勤作,才能出精品!

有評論家認為,齊育文經過多年的刻苦錘鍊,在用筆、用墨和用色上都體現出了『齊派』的特點。他不僅繼承了『齊派』藝術的風格,還吸收了各家之長,更注重以自然為師。其繪畫風格上崇尚其父親的『美、俏、活』特點,追求作畫的意境和情趣,手法上則結合了工筆和寫意,有時還會把工筆蟲草與寫意背景融合在同一個畫面上,凸顯獨特的審美情趣。其作品已被遼寧博物館、齊白石紀念館、菏澤東方書畫研究院以及國內外眾多書畫愛好者收藏。

藝術之路得益於齊白石影響

齊育文是齊白石三子齊子如的兒子,1941年生於湖南湘潭。

初次識得齊育文時,其紅潤的面容與飽滿的工作熱情,讓人很難想象他是一名70歲高齡的老人。談到其創作經歷,齊育文坦言:自己從事畫畫之路主要受家庭影響,因為從小就生活在祖父和父親兩位藝術家身邊。他回憶道:從記事開始,自己就常陪着爺爺作畫,雖然這是五六十年前的事,但爺爺作畫時的習慣卻深深地印在了自己的腦海里。

從小受到的藝術薰陶,讓齊育文很好地繼承了齊派藝術的精髓。經過多年的刻苦錘鍊,齊育文在用筆、用墨和用色上都體現出了『齊派』的特點,並將齊派藝術傳承發揚。童年時,他經常看爺爺齊白石與父親齊子如作畫,他們對藝術完美的追求給他留下了很深的印象。『當時爺爺與父親也有意將自己往此路上指引。並在創作過程中對我進行指點與教導,並教育我要接近大自然,以「自然為師」!』

齊育文回憶道,小時候,爺爺和父親對自己管教很嚴,但唯獨不會阻止他玩蟋蟀,因為熱愛大自然才能畫出生動的作品!所以他自小就繼承了傳統的寫生畫作。後來他常畫的蝦、紫藤、荷花、桃,都是他的至愛。為了把畫畫得更生動,突出中國畫的特點,所以多看、多研究是必需的。

齊育文夫婦現長居深圳,蓮花山公園、東湖公園等都是他們老倆口經常去的地方。齊育文強調畫畫除親近自然外,還應有技法上的訓練。他就是從學寫毛筆字開始的,因為齊派畫法無論寫字、畫畫都是用毛筆,而且用筆奇特。因此,他經常觀摩、學習爺爺和父親的畫作,看他們如何走筆,如何運用中鋒、側鋒,什麼顏色最好。最後,如何賦事物以靈魂,畫出靈氣來。

『畫畫是因人而異的藝術,會看卻未必能夠畫得出來,必須得從各個角度看,慢慢體會。』齊育文說,中國畫和西洋畫是截然不同的,西洋畫是一點透視,立體感很強;中國畫是多點透視,透視點是隨着觀者的視線水平移動的,讓觀者從不同角度享受到不同的視覺體驗。

『踏踏實實作畫老老實實做人』

在與齊育文老先生的交談中,讓人絲毫感覺不到名門之後的清高,也不會有藝術大師的孤傲,就如鄰家大爺般親切!在採訪中他多次提到作畫也是需要有責任精神的:一幅好作品首先要自己喜歡,才能讓別人喜歡。他經常會對同一作品批量地畫,反覆畫,力求達到更完美!雖然一個畫家很難做到讓自己的作品十全十美,但每次的改進總是會少一份遺憾!

齊育文強調,中國畫需要有深厚的文化底蘊,比如將詩、詞、書、畫都要融入進來,做到『詩中有畫、畫中有詩』!他閒暇時愛讀古書,如【西遊記】、【水滸傳】、【隋唐演義】、【東周列國志】等。他說,愛讀書才會思考,才能樹立善惡、是非觀,畫的東西才有深度。他認為國畫是很難達到頂峰的,每個門類都一樣,藝術的追求與進步只能跟自己的作品比。

『有人說,「老齊,你的荷花不錯,可以稱為荷花王了」,我是從來不同意這樣的說法的。』齊育文常將作畫與做人相結合,『無論你從事什麼行業,人類只是分工不同而已,誰都不能脫離群眾,所以自己也要求子孫要老老實實做人,做一個對自己負責、對社會有益的人。』

齊老先生除潛心研究畫作外也很熱心慈善公益,他的畫作曾多次捐獻拍賣,用於一些少年兒童慈善救助基金會。

藝術要將時代人文精神融入作品

當問到齊育文在作畫上與其爺爺齊白石和父親齊子如的區別時,齊育文表示:人類社會是一個不斷變化的過程,隨着生物、環境的變化,一切事物都有時間遷移的烙印,藝術不但要傳承我們過去文化中的精華,更要與時俱進。只有與時俱進的藝術,其生命力才能更長久!要將時代人文精神融入進作品,只有擁有了對社會的熱愛、對自然的熱愛、對作品對象的熱愛,才能將感情與靈性融入作品中!

『中國畫講陰陽,無論是畫龍、畫虎,背後都講陰陽,用抽象的手法把複雜的世界簡化。』他說,國畫講求『以形傳神』,表面上看寥寥幾筆,但是背後體現的是善惡,是價值觀,因此,首先要拿準『形』。

『中國畫一輩子也學不完的。光是一個書法,就夠博大精深了。你不但要向前人學習,還要形成自己的風格,還要向前發展。』

對於深圳人民對自己的認同與讚賞,齊育文很是謙虛,他認為深圳人來自四面八方,人才濟濟;深圳人不只是在經濟領域有創新,在文化與藝術方面也是人才輩出。『深圳人民對文化、對藝術的鑽研精神也讓我很感動!』 母慧華


來源:南方日報     

鮮花

握手

雷人

路過

雞蛋

最新評論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