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韻國學網 首頁 國學新聞 文化論壇 查看內容

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不讀經典的青年,怎麼從業文學?

國學新聞| 文化論壇

2012-12-26 23:39| 發佈者: 家鄰| 查看: 1579| 評論: 0|來自: 中國藝術報

摘要:  據【文匯報】報道,日前,【萌芽】雜誌社在招聘兼職編輯時上演了一出令人啼笑皆非的面試問答。當該雜誌主編、曾挖掘了無數文學新人的『新概念之父』趙長天問及從100個報名者中脫穎而出的30位年輕人『你們都在讀些 ...
 據【文匯報】報道,日前,【萌芽】雜誌社在招聘兼職編輯時上演了一出令人啼笑皆非的面試問答。當該雜誌主編、曾挖掘了無數文學新人的『新概念之父』趙長天問及從100個報名者中脫穎而出的30位年輕人『你們都在讀些什麼書』時,只有一個人表示讀過周作人的書,一個人讀過諾貝爾文學獎得主馬裏奧・巴爾加斯・略薩的書。更有一位應聘者很自豪地說:『南派三叔(【盜墓筆記】作者)的書,我全看過!』對於當下青年人的閱讀狀況,趙長天深表無奈。而此事絕非個案。中新網10月25日一則報道稱,近日,鄭州市一位初中生的家長抱怨孩子過度迷戀青春玄幻小說。『課餘時間都花在看青春小說上了,而經典文學著作卻很少去翻。』 
    如今,諸如玄幻、穿越、言情、盜墓之類的小說,作為大眾文化類型的一種,綜合了神話、鬼怪、歷史故事、地理學、地質學、考古學、風水學、占星學以及文物古董等方面的種種知識,形成了一種真假莫辨的大拼湊。雜糅了時下如此之多的流行元素,可以想像,這類文學對於充滿了好奇心並尋求神秘感、刺激性的青年讀者有着何等的吸引力,其在青年乃至少年人群中可謂倍受擁戴、『粉絲』無數。相反,經典文學淡出年輕一代閱讀視野的現狀日趨嚴峻。當文學閱讀遭遇精神退場,當一切閱讀都簡化為只是為了尋求刺激、好玩、新奇和不可思議,以致怪力亂神滿天飛、你儂我儂怯懦矯情、無視歷史跟風穿越。淺層閱讀、快餐文學在博君一笑之餘還能給讀者留下些什麼?對此,讀者、尤其是青年讀者不得不引起足夠警惕和深思。 
    經典文學之所以經典,關鍵在於它思想的嚴肅性、主題的發人深省,對於讀者形成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具有強烈的現實指導意義。而當前個別文學作品,極盡裝神弄鬼之能事,其無限膨脹的想像力完全建立在各種胡編亂造的妖魔法術、歪門邪道或者弱肉強食的黑道邏輯之上。其傾斜、混亂甚至顛倒的價值世界,究竟對人們的現實生活有多少指導意義?其現實批判的力量又如何表現出來?與此不同,無論是在中國古代神話中,抑或是【西遊記】【封神榜】【聊齋志異】等志怪小說,作者描寫魔法鬼怪的目的不在於裝神弄鬼,而是以鬼的世界寫人的生活。如【西遊記】中讀者耳熟能詳的孫悟空形象,人們從它身上就能看到強烈的反封建強權、追求個性自由的現實訴求。因此,諸如玄幻、穿越、盜墓之類的作品,裝神弄鬼不過是掩蓋其藝術才華不足的雕蟲小技,它不是想像力膨脹,恰恰是想像力嚴重貧乏的極端表現。 
    不讀經典不僅讓文學事業和從業者遭遇尷尬,不僅讓廣大的青年失去了文學的精神滋養,而且,也直接導致了文藝批評領域的青黃不接。獨立人格沒了,自我反思和批評的精神自然會大打折扣,反映在文藝批評領域,就是嚴肅而富有洞見、朝氣又不乏辣味的文藝批評也成鳳毛麟角。尤其是當下的文藝評論界,年輕人的聲音愈顯微弱。而網絡時代的衝擊,又使得這種窘況日趨嚴峻。瀏覽代替了閱讀,說三道四的隨意『灌水』代替了嚴肅的文藝批評,越來越多的文藝青年『躲進小樓成一統,管他冬夏與春秋』,『80後』沒有文藝批評家,似乎已成為不爭的事實。據上海市作協和上海文藝出版社聯合推出的【新世紀批評家叢書】的作者名錄觀察,出生於1973年的巴金研究者周立民屬最為年輕的。而常常被媒體稱之為『青年批評家』的葛紅兵,其實已年屆43歲。誰來發現更年輕的文藝評論家,成為縈繞文藝界的新疑問。當青春沒了浪漫的土壤,當文學閱讀架空人文情懷,健康的文學生態何以構建?文化大發展大繁榮、文化強國的戰略思想又如何實現?因此,回味經典,溫故知新,重建文學閱讀生態,勢在必行!
來源:中國藝術報     

鮮花

握手

雷人

路過

雞蛋

最新評論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