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品市場億元高價作品關注度通常最高,往年動不動過幾億記錄輝煌,今秋不復存在,單件產品過億都顯得困難。保利上拍的王振鵬【江山勝覽圖】以1.012億元成交,成為今秋中國藝術品唯一一件過億拍品。業內人士稱,藝術精品資源枯竭為主要原因。
藝術精品呈現資源枯竭 雅昌藝術市場監測中心負責人關予透露,在中國藝術品市場2010年秋季億元拍品達到16件,2011年春季也有15件億元拍品。相比一下今秋拍賣的1件過億拍品,顯得格外慘澹。 藏家朱紹良則進一步分析,市場所出現的作品質量並不能和2010年、2011年、2009年相比,如果今年秋拍仍然拿出2011年或者2010年重量級拍品,市場肯定不會差。匡時拍賣董事長董國強表示,今年拍的東西跟兩年前拍的精品完全沒有辦法相比,在如今市場情況下沒有人願意拿出來賣,造成了藝術品市場的成交額大幅度下滑。 北京榮寶拍賣總經理劉尚勇也表示雖然說有經濟危機影響,主要原因還是緣於市場上好東西越來越少,資源枯竭的速度過快。以往藏家買到心儀珍貴作品後,惜售不再出手,應當說資源的迅速枯竭是藝術品市場繼續往前發展的一個最大制約。 億元拍品不是特定指標 藝術品市場近些年來,高者越高,低者越低,兩極分化得越發嚴重。藝術評論家朱其表示,市場進入兩極分化狀態是好的現象。藝術品市場與股票市場不同,一件藝術品從一百萬降到十萬,如果這個作品不是很好,即使兩萬他還是不會買。而真正好的作品仍有很強的購買力,只要是真品,價格不是問題。董國強也表示,2009年賣的如果八九千萬的作品,現在拿出來一定能賣到1.5億。 朱紹良表示,億元拍品只不過是一個價格標準,好東西一定會有好的表現。一本拍賣圖錄的清單,代表的是拍賣公司整體素質,以前嘉德首拍的拍品,現在露面恐怕很多都已是億元拍品。朱紹良也指出億元拍品是一個很正常的現象,不是一個特定指標,而是市場的興奮劑起着振奮作用。 來源:京華時報 |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