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上海12月29日專電(記者許曉青)歷時10年考古發掘和原址保護,上海在距今700多年的元代水閘上建成一座現代化的遺址博物館。28日,上海元代水閘遺址博物館首次對媒體開放,並將於31日正式開館。 『上海元代水閘遺址』於2001年5月被發現,經過多次發掘整理,考古專家在2006年完整揭示了遺址全貌,該考古項目被評為2006年『中國十大考古新發現』之一。 水閘遺址位於上海市普陀區志丹路、延長西路交界處。遺址深藏於-7米至-12米的地下,總佔地面積約1500平方米,是中國國內已考古發掘出的規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元代水閘。 觀眾步入博物館,可以看到這座古老水閘的原貌,沿坡道一路來到地下,可以暢遊於700多年前的水閘石板、木樁間。在上千平方米的地下空間一角,還陳列了原址考古發掘的部分文物,包括陶罐、瓷器、瓦當、鐵鈎、鐵釘、錢幣等。 考古專家何繼英介紹,這是對水閘原址原貌的原味呈現,展覽陳列的展品,均為原址考古發掘的文物及在文物殘片基礎上的修復品,參觀者不僅可以身臨其境,還可以觀看通過計算機技術復原的水閘建造流程、施工工藝等。 上海博物館館長、文博專家陳燮君說,『上海元代水閘遺址』的發現在中國古代水利工程發展史及其研究領域具有極為重要的地位,為當代專家學者解析並復原中國古代水利工程建造技術流程提供了直接的依據,特別是對研究中國宋元時期江南地區的水利工程、吳淞江流域(今蘇州河)的歷史變遷、長三角地區的經濟發展等都具有深遠意義。 建成後的上海元代水閘遺址博物館將由上海市歷史博物館管理,實行免費參觀,每周開館六天,周一閉館。據管理方介紹,根據文物保護的原則,每個開放日的參觀人數控制在500人,10人以上團隊參觀需提前兩天預約。 來源: 新華網 |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