粵東南澳島大力發掘文史資源,收集發現了清代以前一批與台灣軍事聯繫主要人物有關的史實、重要遺蹟、佐證文物,為研究南澳與台灣的淵源歷史提供了珍貴實物資料。 南澳地扼閩粵咽喉,與台灣一衣帶水,歷史上素有『中國東南海防門戶』之稱,明、清兩代是中外聞名的海上軍事重鎮。有關專家學者認為,『具有豐富內涵的南澳海防史,不是南澳島的軍史戰史,而是覆蓋閩南粵東以至台灣海域的武裝史。』 近幾年,該縣的文博等部門在修編史志、出版文物志、編纂軍事志、彙輯文史書籍中,相繼收集了一批與台灣兵緣關係密切的史籍,發現和考證了清代以前南澳與台灣軍事聯繫主要人物的史實。 這批台灣軍事聯繫主要人物多達二十餘人,歷史跨度達一千二百七十多年,上溯隋大業六年(六一0年),下至清光緒十二年(一八八六年)。 在這批南澳與台灣軍事聯繫主要人物中,有南澳籍人士五人,他們有擔任清台灣總兵的楊瑞、金門總兵陳謝勇、誥授『武功將軍』的澎湖水師副將蔡安國、南澳總兵陳林每和陳功;加上清代其他十九位南澳人先後在中國沿海各地擔任總兵,十六人擔任副將,從一個側面生動地反映了南澳兒女在抗侵禦侮、戌邊捍疆等方面的輝煌業績。 同時,該縣有關部門還相應地考證、查實了總兵府、鄭芝龍坊、國姓井、鄭成功招兵樹、清戍台澎故兵墓、守衛台灣將領墳墓、題寫的多處摩崖石刻等南澳與台灣軍事聯繫主要人物的一批遺址遺蹟;出土發現了與之相關聯的鎮守福建台灣總兵官印、輪守台澎的南澳左營鐵炮、鄭成功所鑄的『永曆通寶』錢幣、蔡安國畫像及誥封其母廖氏的聖旨等文物,不但以實物印證了南澳與台灣歷史上有着密切的軍事聯繫,而且成為中國大陸與台灣省之間歷史上軍事、政治、經濟、文化、人文等方面淵源關係的重要見證。 目前,這個海島縣主島上與台灣軍事聯繫名人史跡已有十一處分別被列為市、縣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國防教育基地,文物保護單位,建成了以鄭成功遺址為主軸的兩處海防史跡瞻仰基地,開闢了涉台旅遊線路,以民族精神引來海峽兩岸同胞的共鳴,成為他們樂於瞻仰的熱土。 七年來,已有一萬零七百多位台灣同胞在這裡留下足跡;今年一至八月,海內外遊客已突破四十萬人次。 |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