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韻國學網 首頁 國學新聞 文化論壇 查看內容

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專家:1月1日民國改稱元旦 曾禁止過舊曆年

國學新聞| 文化論壇

2013-1-4 17:24| 發佈者: 買櫝還珠| 查看: 1651| 評論: 0|來自: 中國新聞網

摘要: 中新網北京1月1日電(記者 張中江)民俗專家蕭放表示,中國傳統的『元旦』是指農曆初一,也就是今天的春節。現在的『元旦』並沒有什麼傳統習俗,主要是一個偏重社交的節日。 『元旦』本為大年初一 民國時被改在公 ...

中新網北京1月1日電(記者 張中江)民俗專家蕭放表示,中國傳統的『元旦』是指農曆初一,也就是今天的春節。現在的『元旦』並沒有什麼傳統習俗,主要是一個偏重社交的節日。

『元旦』本為大年初一 民國時被改在公曆1月1日

『元旦』一詞,古已有之,意指『一年開始的第一天』。古時中國通行夏曆(又稱農曆、陰曆),元旦也就是通常說的『大年初一』、『正月初一』。辛亥革命成功後,民國政府定農曆的正月初一為『春節』,把公曆的1月1日叫做『元旦』。1949年新中國成立前夕,確認採用公元年法,元旦為中國的法定節日。

北京師範大學文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蕭放接受本網記者採訪時表示,民國初年,當時的政府修改曆法,想把整個公曆作為時間體系,將所有的傳統節日都移到公曆時間上。 於是把公曆1月1日改成叫『元旦』,傳統的元旦就叫『春節』了。

不過儘管民國政府一直在推行公曆,後來蔣介石當政時期還曾強令大家不要過舊曆年,並嚴禁民間過春節貼春聯燃煙花爆竹等一切過年的民俗活動,老百姓還是不接受。比如在舊曆年擺攤賣東西,警察就會去收等。於是後來政府和學校都是按照公曆,老百姓的日常生活還是按照舊的年曆來過。

蕭放表示,所以今天的元旦沒有傳統民俗。不過雖然說基本沒什麼習俗,畢竟已有百年歷史,老百姓也還是形成了一些新的習慣。現代人把元旦當成一種社交性質的節日,會互相寄賀卡、發短訊等,但現在也變少了。這些新的方式,是不是民俗還不好說。

媒體上報道的敲鐘等,本來是舊曆年的習俗,現在也搞到12月31日晚上,成為一種儀式性的活動。倒計時、新年音樂會也成為一種公共生活習慣,和傳統習俗不一樣的新興方式。

總的來說,今天的元旦和春節,成為現代和傳統互相補充、配合的過節方式。元旦在社交方面的功能多一些,春節過大年則比較偏重家庭。

日本過元旦如同中國過春節 不放鞭炮供門松

在12月31那一天,世界各國人民以不同的方式迎接新年。日本人把12月31日稱為『大晦日』,也就是中國的『大年三十』、『除夕』。他們依然保持着許多傳統習俗,主要包括忘年會、供奉鏡餅、供門松(在家門口立門松,或着在門上掛一枝松枝,表示『迎神』――編輯注)等。

蕭放介紹說,日本以前使用中國的傳統曆法,過很多中國傳統節日。後來日本修改曆法,由於傳統節日和節氣有很大關係,他們一般會把原來農曆節日的日期挪後一個月。也有一些節日公曆和農曆日期相對應,比如七月十五『中元節』就沒調整。日本現在過元旦相當於中國人過春節。不過他們過年比較安靜,不放鞭炮,還保留着供門松等習俗。

蕭放還說,韓國人在元旦這一天沒有特別的習俗,他們還是過春節。在傳統節日裏,他們最重視中秋,其次是春節,要回家過年。


來源:中國新聞網     

鮮花

握手

雷人

路過

雞蛋

最新評論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