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韻國學網 首頁 國學新聞 文化論壇 查看內容

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讓善文化火起來 我們就離美麗中國不遠了

國學新聞| 文化論壇

2013-1-4 22:10| 發布者: 延章| 查看: 1520| 評論: 0|來自: 人民日報海外版

摘要: 2012年,『最美』中國人頻出,中國領導人頻提『正能量』。『最美』的靈魂,是『善』。善,就有正能量。自古至今,善文化產生了極大影響力。2013年,要讓善文化更加火起來。 讓善文化火起來,可以借鑑各種宗教。以 ...

2012年,『最美』中國人頻出,中國領導人頻提『正能量』。『最美』的靈魂,是『善』。善,就有正能量。自古至今,善文化產生了極大影響力。2013年,要讓善文化更加火起來。

讓善文化火起來,可以借鑑各種宗教。以佛教為例,主張隨緣濟眾,行善積德。明代【了凡四訓】提出,行善包括:一,與人為善;二,愛敬存心;三,成人之美;四,勸人為善;五,救人危急;六,興建大利;七,舍財作福;八,護持正法;九,敬重尊長;十,愛惜物命。無論是『十誡』、『五戒』,還是『善德』、『善行』,都是提倡善的,可以為我所用。

中國向來為禮儀之邦,追求和實踐真善美。真善美是一體的,核心是善。傳統文化主張為善,反對偽善:『積善之家,必有餘慶;積不善之家,必有餘殃。』『禍福無門,惟人自召,善惡之報,如影隨形。』 『人者,天地之心。人不善,則天地之心病。心病則耳目貿亂,血脈榮衛交錯,而百病作。』

這些提倡善的思想,均涉及到對待天地和人的關係,也涉及到對自己的關係。提倡善文化,就要善待天地、善待群體、善待自己。

『上善若水任方圓』,要善待天地萬物。一草一木,一山一石,花鳥魚蟲,飛禽走獸,都是人類的朋友。【了凡四訓】:『凡人之所以為人者,惟此惻隱之心而已;求仁者求此,積德者積此。……前輩有四不食之戒,謂聞殺不食、見殺不食、自養者不食、專為我殺者不食。』『漸漸增進,慈心愈長。不特殺生當戒,蠢動含靈,皆為物命。……古詩云:愛鼠常留飯,憐蛾不點燈。何其仁也?』要用萬物一體之仁的心態對待它們,謹記白居易詩句:『勸君莫打三春鳥,子在巢中待母歸』。有了這種心態,虐貓、虐狗等醜惡現象就不復存在了。善待天地萬物,人類得到的回報就是:天變藍,地變潔,環境不再污染,空氣不再污濁,飲水不再骯髒,食物不再有毒,人類自然更為健康。所以善待天地萬物是大善。

要善待人群。『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季羨林先生晚年提倡『人生四要』,也是處理這種群我關係的:愛國、孝親、尊師、重友。『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朋友包括國內外,應該一視同仁,有一種『天下一家』『世界大同』的概念。

要善待自己。不僅僅是善待生活、善待生命,還要有善心、善信。人最大的敵人是自己,所以善待自己的最高境界是克服自我。在權錢色面前,怎麼把握自己?理學因為提倡『存天理,滅人慾』,而被指斥為用『理』殺人。人是不能滅欲的,滅欲就等於不讓人有物質追求,使人無法生活。禁慾說和滅欲說在現實社會中是行不通的。寡慾說和節慾說是可以提倡的。善待自己的最高境界,是達到宋代邵雍在【安樂吟】中的那種境界:無貧無賤,無富無貴。無將無迎,無拘無忌。……不佞禪伯,不諛方士。不出戶庭,直際天地……

人人善待天地、群體、自己,我們就離美麗中國不遠了。

(蔡德貴 作者為山東大學博士生導師)


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     

鮮花

握手

雷人

路過

雞蛋

最新評論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