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大白象』為鄰 命運更坎坷
東湖『屈原像』曾被毀復原 記者蔣太旭 昨日,本報推出東湖『大白象』報道引起讀者的興趣和疑問――與『大白象』相距不遠的行吟閣前『屈原像』,也是江城最具代表性的城市雕塑之一,更是無數武漢人記憶中一道必不可少的風景。記者昨日踏訪現場並採訪了相關知情者,發現『屈原像』的命運比『大白象』更為坎坷。 屈原像位於聽濤景區的行吟閣前,遠遠望去,超過3米高的雕塑基座和高達3.6米的屈原全身雕像,頗顯凝重。屈大夫行吟湖畔,翹首問天,衣裾飄逸。雖然歷經數十年的風風雨雨,『屈大夫』仍巍然屹立,仿佛在向蒼天傾訴他的滿腔報國之志。 踏訪結束後,記者採訪了年近八旬的雕塑家楊林先生。他介紹,自己退休前是武漢市工藝美術所高級工藝師,早在半個多世紀前,他與這尊雕塑的原創者之一周桐先生是同行,亦是師友,對這尊雕塑的誕生過程非常了解。 一度被毀,爛泥中挖出胸像 史料記載,屈原被流放時,曾到過武漢,東湖即為其行吟之地。楊先生介紹,為了紀念屈原,1956年,東湖建成了行吟閣,並在行吟閣前豎起了這尊栩栩如生的雕像。當年,這尊『屈原』全身像和『屈原』胸像一起參加了湖北省首屆美術展覽會並獲獎。從此,屈原便成為東湖之『魂』,引來無數中外遊客參觀。然而,『屈原』卻沒有『大白象』幸運。1966年,屈原像被紅衛兵炸毀,換上『工農兵』群體塑像,『行吟閣』也一度改名『紅旗閣』。 上世紀七八十年代,屈原像才得以復原。『大白象』的創作者謝從詩先生當年曾參與復原工作。他回憶道,復原『屈原像』頗費周折,所幸他們在東湖梨園一處泥地裏挖出了被埋掉的『屈原』胸像,雖然胸像頭部已破爛不堪,但他們努力參照【長江叢刊】封面上的『屈原』全身像,按比例複製成3.6米高的泥稿,再制模翻製成白水泥像。這尊白水泥像,正是我們今天看到的『屈原像』。 復原參考【屈子行吟圖】 2000多年前的屈原究竟長得怎麼樣,今人無人知曉。明代有一位叫陳洪綬的畫家,依據屈原【離騷】、【懷沙】幽思、悲憤情緒,參照【史記】、【屈原傳】對屈原長相『隆額、高鼻、瘦身』的記述創作出【屈子行吟圖】。這幅傳世之作成為後世人們有關屈原的戲劇、繪畫、雕塑中,描繪、塑造屈原形象的依據。 楊林先生介紹,東湖『屈原』塑像也不例外,但它不是陳洪綬【屈子行吟圖】的再現或簡單複製。東湖『屈原』塑像動態、構圖、衣紋走向都與【屈子行吟圖】極其相似,但它在塑造手法、風格、韻味、語境、樣式上都有其獨特的一面。 楊林先生感慨:謝從詩與當時的另一位青年雕塑家陳國萍基本上恢復了『屈原』雕像的原貌,功不可沒。但仔細比較一下還是有些細微的差距,如『屈原』像原作左臂廣袖衣紋疏密變化、虛實相間、錯落有致,但複製品同一部位的衣紋則近乎均等排列,稍顯機械呆板。 立於東湖聽濤景區行吟閣前的『屈原像』 (資料圖片) 來源:長江日報 |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