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韵国学网 首页 国学新闻 汉学研究 查看内容

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欢迎使用国学论坛学社百科书阁问答等全站内容搜索

专家谈吟诗诵文规矩:要“有腔有调”

国学新闻| 汉学研究

2013-1-11 00:27| 发布者: 酒满茶半| 查看: 2147| 评论: 0|来自: 新民晚报

摘要: “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不闻机杼声,唯闻女叹息……”在前日举行的“唐调吟诵和语文教学”研讨会上,杨浦区工农新村小学二年级学生抑扬顿挫地吟诵着《木兰辞》。这首乐府民歌按照教学计划是初中的学习内容,但这 ...

“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不闻机杼声,唯闻女叹息……”在前日举行的“唐调吟诵和语文教学”研讨会上,杨浦区工农新村小学二年级学生抑扬顿挫地吟诵着《木兰辞》。这首乐府民歌按照教学计划是初中的学习内容,但这些七八岁的小学生只花了一周时间就能流利背诵,他们的“法宝”就是“唐调”,只是,这种古诗文吟诵法正面临传承危机。
  “唐调”全称是“唐蔚芝先生读文法”,是我国众多吟诵调中的一种,它前承桐城派,后因唐文治(蔚芝)先生研习、集成和推广而得以流传至今。
  唐文治曾任上海高等实业学校(原名南洋公学,今交通大学前身)监督,1920年创办无锡国学专修馆。他创立的“唐调”读诗、词、文章皆可,极富音乐性。
  不了解吟诵,就不能说了解古诗文
  “我国吟诵调众多,唐调是其中保存较好的一种。”中华吟诵学会秘书长徐健顺介绍说,吟诵是中国人传统的读书和创作方式,吟指吟诗,诵指诵文。几千年来,中国人读诗词文赋都是有腔有调的,而不是像我们今天这样平铺直叙地“念”。但随着私塾退出历史舞台,这种传统的读书方式也渐渐淡出人们视野。
  “老师在课堂上讲解古诗文通常只关注结构、修辞、释义等,对吟诵知之甚少。”徐健顺说,不了解吟诵,就不能说了解古诗文。汉诗文的读法自古以来都是有规矩的,吟诵时声音的长短高低都是有意义的,高兴时声高,低落时声低。学习古诗文,如果只知其意,不知其声,只能说学会了一半。
  再不抢救,这些声音就消失了
  目前全国专职从事吟诵收集整理工作的骨干力量不过十人左右。为了留住汉诗文的声音痕迹,徐健顺的团队大部分时间奔波于全国各地采风,他把这项工作称作“抢救”。粗略估计,全国会吟诵的有几千人,大多已八九十岁,而且散布在各地,很难找到。“再不抢救,这些声音就永久消失了。”
  杨浦区教师进修学院本色语文工作室主持人、语文特级教师杨先国就碰到过令他遗憾至今的事。2006年,他和工作室的老师登门拜访复旦大学喻蘅教授,并约定日期采录喻老的诗词吟诵。第二次带着录制设备如约前去,喻老因大病初愈,希望改在春暖花开的日子再录。但之后等来的却是喻老去世的消息。
  曾经亲聆唐文治先生吟诵的陈以鸿先生今年已是90高龄,对于唐调的传承,他也是非常着急。唐调传人主要是无锡国专的学生,学校存在的三十年间毕业生总数不超过2000人。2009年,陈老和无锡国专校友范敬宜、萧善芗一同赴京参加“中华吟诵周”活动,但第二年范敬宜就过世了。
  吟诵让学生喜欢古诗文
  “在日本,吟诵汉诗文已经是最大的文化产业之一,日本诵诗会的注册成员有500多万。韩国的大学和民间也活跃着一大批口耳相传的汉诗文吟诵者,越南的大学里还有中国古诗文吟诵课。”国外的吟诵传承和推广,让徐健顺羡慕之余更多了一份责任感。
  近几年,徐健顺所在的中华吟诵学会除了抓紧采集各地吟诵调,另一项重要工作就是到中小学进行推广。目前全国有近千所学校正在开展吟诵教学。徐健顺说,最近北京的一项调查显示,小学13门课中,语文学科最不受欢迎,其中语法学习和古诗文学习最不受欢迎。“现在的古诗文教学乏味无趣,但吟诵可以改变这一局面。我们在推广吟诵的学校调查显示,喜欢古诗文的学生占到99%。”
  杨浦区教师进修学院本色语文工作室的杨先国和刘德隆两位老师近年来也在不遗余力地推广吟诵进校园。他们搜集了数十种吟诵调,经过分析、比较,2010年开始以唐文治先生1948年的录音为基础,以陈以鸿先生近年的录像为基本教材,把唐调引进语文教师培训课程,三年来已有260余位教师对吟诵这一读书方法有了初步了解,其中四分之一的老师能够较为熟练地掌握。据悉,杨浦区目前有近10所中小学在不同程度地开展吟诵教学。 (王柏玲)

编辑:秋痕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最新评论

关于我们| 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机版|举报|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