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缅北之战》是黄仁宇以“业余新闻记者”身份撰写的一组战地通讯,多发在《大公报》上,1945年由上海大东书局结集出版,成为黄仁宇的第一本“著作”。他时任驻印军新一军军长郑洞国的上尉参谋(并不高级),还只是个20多岁的青年人,距离后来的大史家尚有不少年月。2007年5月,《缅北之战》在出版六十年后重新问世,正可带领我们进入黄仁宇心路历程的出发点。 1942年上半年,日军占领了缅甸全境,印度岌岌可危,一旦失守,日军可以直趋中东,控制印度洋。缅甸的沦陷对中国战场也产生了严重的影响,滇缅公路被切断,西南的国际交通仅靠“驼峰”航线维持。因此,中、美、英三国都认为必须反攻缅甸。1943年春,中国驻印军的补充、训练大致完成,反攻缅甸,打通中印公路的时机业已成熟。2月的一天清晨,黄仁宇和一群军官作为先遣部队,飞过“驼峰”到达印度的蓝伽姆,设立新一军的总部,此后一年半他就参与了反攻缅甸的行动,并且成为一名前线观察员,当起了战地记者,一边服役一边写了十余篇文章。这场缅北之战对黄仁宇的人生观显然有一定的影响。晚年回顾这段岁月,他说,每天都有人被炸断腿,头颅炸开,胸部被打穿,尸身横在路边,无人闻问,他看到的人类痛苦不知凡几。 出版方介绍说,这一组通讯写的“缅北之战”是“中国驻印军”的,而不是“中国远征军”的。这是大失败之后逐渐开始的艰难的胜利,所以,一切的描述都必是光明而乐观的,对战争作历史和人性的感想只能借助日后的回忆加以抒发。 在“密芝那像个罐头”里,他描述云浓雨密下,负伤将士的担架不断扛来。一队美国兵却依旧英雄气概地站着,一动也不动。对于这群美国步兵的感怀,他保留了四十多年,在《黄河青山》中才作出表白:“倾盆大雨无情地下着,这些士兵肩荷着卡宾枪,显然在等候出发的命令,全都站着不动,不发一语。我能说什么呢?要我说他们英气勃勃地站着,坚忍不拔,昂然挺立,决心承担战争的重任,忍受恶劣天气的折磨?他们的眼圈和无动于衷的表情都让我别有所感。下雨会让他们想家吗?想到九千英里之外的家乡?”目睹这一场景几天之后,就在密芝那,1944年5月26日,在一场战斗中,黄仁宇的右大腿被三八式步枪击中贯穿倒地,所幸没有伤及骨头。“我一生永远不会忘记这一天。”黄仁宇这么说。 出版人严搏非说:“需要对照阅读,才能这么真切而讶异地发现,这个青年和后来的大史家之间的联系。或者可以说:所有感怀早在当时就已经埋下,只是需要经过许多岁月才能酿成那样醇且厚的史家文字。” 抗战结束,28岁的黄仁宇参加全国考试,获保送入美国陆军参谋大学,1950年退伍。再度赴美后攻读历史。他的代表作《万历十五年》对中国历史写作影响深远。(李峥嵘) |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