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不出所料,中共南通市委黨校教授、圖書館館長黃楊提出相較『龍的傳人』,中華民族更應是『羊的傳人』後,遭到了不少人口誅筆伐。除了譏笑外,更多人的觀點還是贊成中華民族是『龍的傳人』。
無論是『龍的傳人』還是『羊的傳人』,不過是宗教和文化意義上的認同,或者說,文化的意義更爲強烈。如果以科學的意義來衡量,所有人,不論何種民族,都不過是猴的傳人。問題的要義或更令人感興趣的是,爲何一些民族,包括我們更熱衷於承認自己是其他動物的傳人,如『龍的傳人』,而不屑於承認自己是猴的傳人呢? 也許,這個問題與進化論有不大不小的關係,但更重要的是與文化的認同感有關。因爲,即便在今天進化論被主流學界認可,也被更多的公眾認同的情況下,也有相當多的人不承認自己是從猴進化而來。即便在最接受進化論的美國,蓋洛普問卷調查也顯示,有39%的美國人相信進化論,還有25%的人不相信,36%的人表示對此沒有觀點。 儘管如此,隨著科學研究提供更多的新證據後,不僅更多的美國人,也有更多的其他國家的人相信我們所有人都是猴的傳人。研究人員對5名南部非洲的80歲以上老人(包括布希曼人、班圖人)進行的全基因組測序的研究發現,南部非洲人的基因多樣性和差異甚至大於亞洲黃種人與歐洲白人之間的基因差異。這提示,所有人都是南部非洲古猿的傳人,只不過今天有的人相信,有的人不相信,還有的人羞於承認而已。 寧願認爲自己是『龍的傳人』或『羊的傳人』並非是說人們不相信科學,而是因爲文化和宗教所代表的文化基因的印跡還深深地烙在人們的腦子裡,在權威性上甚至高於生物學的解釋,再加上想像的翅膀,『龍的傳人』便神遊八方,廣爲接受。 無論相信中華民族是『龍的傳人』還是『羊的傳人』,都來自於圖騰,但圖騰不過是原始人迷信某種動物或自然物與氏族有血緣關係,或有相似性,因而用來做本氏族的徽號或標誌。認爲某種動物或自然物與本民族相似不外乎基於幾種特徵,一是外貌,二是行爲方式和性格,但是更重要的是基因。只不過在科學還未深入地從遺傳密碼解開人與動物或自然物的相似性之前,人們都是以外形和行爲方式來確認某種動物爲自己的圖騰。不過,中國人之所以更願意或更認同龍是自己的圖騰,還加上了無盡的想像和綜合了所有動物的優勢。傳說的女媧氏和伏羲氏爲中華民族的祖先,他們都是人頭蛇身。在部落交往和融合後,又紛紛加上了其他民族的圖騰。於是,在蛇頭上加馬頭,再在馬頭上添鹿角,再在蛇身加魚鱗,便體現了以馬、鹿、魚等爲圖騰的民族進一步融合。 但是,以『龍的傳人』自豪還在於,在想像中龍是一種特別強大的力量。龍能大能小,能升能隱,能興風作浪,也能隱於無形,但根本的一點是,龍之爲物,可比世之英雄。說到底,這種圖騰的東西作爲文化的一部分只是具有滿足人的虛榮心的功能。 因此,與其爭論是『龍的傳人』還是『羊的傳人』,還不如從更具有實際和科學意義的層面來看待人與動物的關係,並解釋那種揮之不去的圖騰關係。 來源:天津日報 |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