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韵国学网 首页 国学新闻 文化新闻 查看内容

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小成本"逆袭"大制作" 贺岁档该不该还给喜剧片(3)

国学新闻| 文化新闻

2013-1-21 18:10| 发布者: 山东受学| 查看: 1898| 评论: 0|来自: 工人日报

摘要: 中低成本影片怎样练成“年度现象大片”? 但《泰濉返某晒还是给投资人带来了前所未有的信心。高成本不是国产片的唯一出路,好的大投资商业片,加上精致的中小成本影片,才是中国电影最好的市场格局,才能带来良 ...

中低成本影片怎样练成“年度现象大片”?

但《泰濉返某晒还是给投资人带来了前所未有的信心。高成本不是国产片的唯一出路,好的大投资商业片,加上精致的中小成本影片,才是中国电影最好的市场格局,才能带来良性竞争,才能满足观众需要。毕竟,在中国电影的产业之路上,类型化是一道绕不过的坎。除了拼档期、拼成本、拼制作,更多的是需要把电影拍得像电影。

最新官方数据显示,2012年全年电影票房达到了170.73亿元,同比增长30.18%,再创历史新高。但值得关注的是,全年票房超过2亿元的国产片和美国进口片相比,数量偏少,竞争力相对低下;在5000万~2亿元的中等票房影片中,虽然国产影片比例占有一定优势,但质量参差不齐、口碑与票房不相称,“这些现象凸显了国产电影的核心创作力不强,在类型化开发、多样性建设方面尚有较大的提升空间。”广电总局电影局局长童刚说。

回顾这几年的国产电影市场,我们会惊奇地发现在商业大片集体赔本赚吆喝时,一批中小成本电影却几度掀起市场狂欢,从《疯狂的石头》到《失恋33天》,再到眼下引爆全民观影热潮的《泰濉罚它们以小搏大的价值不仅仅在于票房,而是在某种程度上激发了人们对近10年来中国影坛“大片热”的冷思考。

“《泰濉返拿菜埔馔獬晒Γ更加反衬出绝大多数中大型投资的商业电影并不够尊重观众,态度问题导致很多电影成为编导的试验品,往往借着艺术的名义而四不像。”影评人云飞扬认为,很多观众愿意去看第二遍,大都源于《泰濉芳虻サ目炖帧

尽管在中国电影连年刷新产量和票房纪录的同时,文化和精神层面的缺失已经成为硬伤,但像《少年派的奇幻漂流》那样提供营养的心灵鸡汤、像《一九四二》那样引发深刻的社会思考,对于一部公路喜剧片来说,都是不能承受之重。

电影创作同样需要一个宽容和宽松的环境。2012年是中国电影产业化改革发展的第10个年头,而产业化的一个关键部分就是类型化和分众化。尽管“泰逑窒蟆币发的种种话题已经开始带有浓重的火药味,但令业内人士感到欣慰的是,《泰濉返暮峥粘鍪溃在某种程度上会加速中国电影创作者和电影观众各就各位――在一个成熟的电影市场上,不同风格和实力的电影人应该都能找到自己的位置,而不同年龄、性别和欣赏口味的观众也应该可以各取所需,而不是被舆论裹挟着没头没脑地冲进影院。(吴晓东)


来源:工人日报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相关阅读

最新评论

关于我们| 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机版|举报|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