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韻國學網 首頁 國學新聞 文化論壇 查看內容

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公共服務賣出高價 學者:降低服務費先轉變理念

國學新聞| 文化論壇

2013-1-22 23:23| 發布者: 阿土伯呀| 查看: 1607| 評論: 0|來自: 北京晨報

摘要: 據【人民日報】近日報道,『有網友在微博曝光,在江西省宜春市中級人民法院複印卷宗時,每頁被收費3元。因為需複印的卷宗數量較多,近萬頁卷宗需支付29000餘元。』    複印費用畸高的並非僅僅是法院,報道稱: ...
據【人民日報】近日報道,『有網友在微博曝光,在江西省宜春市中級人民法院複印卷宗時,每頁被收費3元。因為需複印的卷宗數量較多,近萬頁卷宗需支付29000餘元。』 
  複印費用畸高的並非僅僅是法院,報道稱:『在醫院、高校、圖書館、檔案館、行政部門等提供公共服務的機關,也存在同樣的問題。』
  有學者指出,明顯高出市場水平的複印費用並不合理,這關係到人們對於公共服務機構的認可度,應該加以規範和管理。
  對此,中南財經政法大學教授喬新生說:『其實,關於公共服務收費的問題,早在上個世紀九十年代學界就已經在討論,應不應該收費,有不同的觀點,但是不能以此盈利,則是共識。』 
  喬新生:降低服務費先轉變理念
  塵封多年的檔案被束之高閣,珍貴稀少的資料被深藏密室,其實人們遭遇的收費遠遠不止複印費那麼簡單,許多檔案的查閱,本身就需要付出高昂的費用,國家財產變成了收藏單位的財產,公共資源變成謀利的工具。
  喬新生說:『這不僅僅是官僚主義作風的問題,更是理念的問題,不受約束的權力,一定會滋生腐敗,不受監督的權力,一定會尋租。公共服務收費,甚至已經催生了一個產業,婚姻登記所、法院等機構附近,最多的就是各種提供複印打印的商家。改變這種現象的根本,在於信息公開的規則。』
  以工本費的名頭盈利
  北京晨報:公共機構信息複印費用高昂,引起了許多爭論,您怎麼看這種現象?
  喬新生:這個問題在上世紀九十年代,學界就已經討論過,當時【中國社會科學】雜誌上,有一次關於訴訟費的討論,其實就是政府所提供的公共服務應不應該收費的問題。當時有兩種觀點,一種認為政府為少數人服務的時候,應該收取一定的費用,另一種觀點則認為,政府的公共服務不具有排他性,任何人都可以享受,因此不應該收費。
  北京晨報:那麼,您傾向於哪一種?
  喬新生:我有過許多切身的經歷,去法院、去其他公共機構複印,一下子複印很多材料,花很多的錢,這些費用打着工本費的旗號,但實際上遠遠高於工本費。轉型時代,中國的各種服務制度尚不完善,完全免費的條件可能還不足,我個人傾向於可以收,但不能太高。也就是三句話,可以僅收成本,但不得以此盈利,並且收費要有說法。
  國家產權不能謀私利
  北京晨報:公共信息的使用要付出高昂的代價,這種情況是怎樣產生的?
  喬新生:毫無疑問,公共資料、檔案、信息等,產權都是國家的,對於這些公共資源的管理,有【保密法】,也有【檔案法】,就【保密法】來說,公開是基本的原則,保密是例外情況,也就是說,任何檔案原則上都應該是公開的,如果有需要保密的,就必須有合法的理由。而且各國的檔案保密都有時限,到了一定時間,原本保密的,也必須要公開。而就【檔案法】來說,原則也是一樣的,一般為公開,保密是例外,兩者只是涉及的對象有所不同,【保密法】不僅涉及到檔案的問題,也涉及到一些不是檔案的材料的收集、管理、閱覽等。
  北京晨報:很多檔案保存機構都有查檔案需要付費規定,這和公開原則是否矛盾?
  喬新生:當然。比如說去醫院複印病歷,要收檔案保護費,調閱一些歷史資料,也需要查詢費等,很多單位把國家產權當成了自己單位的產權,把公共資源當成了盈利的工具,其原因有官僚主義工作作風的問題,也有信息管理本身的問題,不受約束的權力,一定會導致腐敗,不受監督的權力,一定會去尋租。
  查詢費與信息公開相悖
  北京晨報:複印費和檔案查詢費,兩種收費,有什麼不同?
  喬新生:複印費是公共服務的問題,而檔案查詢費,不但涉及公共服務,也涉及信息公開的問題。也就是說,收檔案複印費,尚可解釋和討論,但是檔案查詢費、閱覽費等,就完全沒有理由。
  北京晨報:在國外,對於檔案、資料等公共資源是怎樣管理的?
  喬新生:有三種,第一種是斯堪的那維亞模式,斯堪的那維亞是高福利國家集中的地方,在那裡,政府檔案必須公開,並且提供免費服務。第二種是歐洲大部分國家所實行的,同樣,檔案必須公開,並且提供複製服務,不過複製要收工本費,並蓋章證明複製的合法性。第三,在美國,完全公開,市民隨時可以查閱政府信息,如果要複製,政府提供市場化服務。其實說起來在歐洲原本複製也是不收費的,但是後來大量的留學生改變了這種狀況,很多留學生在那裡使勁兒複印,可能一本書就用光了一包紙,開始他們不願意給留學生複印室的鑰匙,後來乾脆收費了。
  理念不同催生的結果
  北京晨報:那麼中國許多機構查詢都要收費,是什麼原因造成的?
  喬新生:還是理念不同所致,西方國家的服務理念是主權在民,政府信息、公共資源如果不公開,必然會受到公眾的彈劾和罷免。而我們是為民做主。兩種不同的理念在信息公開上表現得尤為明顯。
  北京晨報:具體表現在哪裡?
  喬新生:我們在信息公開的表現上有很多地方不合理,一些管理單位刻意設置種種障礙,或強制性的收費服務,比如說婚姻登記,填個表,要你去複印,複印費一塊一張。在西方,凡不是規定要收費的,都是不可以收費的,而我們的情況恰恰不同。同樣的,這些障礙表現在方方面面,比如說中國的公共機構,到處都是禁衛森嚴,而在美國,人們可以隨便出入白宮,甚至總統不辦公的時候,還可以參觀總統辦公室,他們認為,政府是為公眾提供服務的,所以某個人在白宮裡溜達,甚至在白宮上廁所,是天經地義的。這樣的情況下,查詢公共檔案、公共信息當然也是理所應當。而我們則不同,比如說房地產管理機構根本不公開官員的房產情況,即便你申請公開也不會成功。
  電子時代的信息公開
  北京晨報:那麼您認為應該如何改善這種情況呢?
  喬新生:首先,信息公開是現代社會的基本原則之一,公民有權利隨時查閱任何公共資料、檔案,這需要完善的法律保障,因此,需要完善和徹底執行信息公開法,保障公民的知情權。其次,如複印檔案、卷宗這樣的問題,也應該有完善的法律法規保障公民權利,限制權力在其中的作用,限制以公共資源謀取單位或者個人利益的現象。
  北京晨報:許多卷宗、檔案數量龐大,給查閱者帶來沉重的負擔,是否有方法可以減輕?
  喬新生:確實如此,有的工作需要大量地複製材料,即便是按照市場化的價格,負擔也非常重,我曾經有一次複印過整整五箱材料,花費非常大,即便這個費用降低到合理的範圍,依然很多。而且,讓公共機構完全免費提供複製服務,也不太合適,畢竟公共機構花的也是納稅人的錢。因此我想,我們處在一個電子時代,是否可以實行無紙化作業,公共機構是否可以提供微縮的電子檔案,減少這種成本呢?我覺得這是一個可以嘗試的方法,由人大立法,建立規範,實行無紙化作業,對於公共機構和個人來說,都不失為一種減輕負擔的辦法。
  晨報記者 周懷宗
來源:北京晨報     

鮮花

握手

雷人

路過

雞蛋

最新評論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