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自己的读书经验,对于名师大家的讲演或访谈,我有着一种特殊的重视和偏爱。一则随着学科发展越来越高度的专业化,即便是同一学科内从事不同领域的学者,也往往隔行如隔山。要想了解毗邻领域的发展,如果 研读对方正式的学术论著,费时耗力之余,也因为研究专长的差异,难免给自己的理解和把握带来困难。看别人的评述和解说,却又常常犹疑满腹,不知道作者是否准确把握了自己所论述的对象的真义。名师大家将自己的研究心得和进展发为讲演或者接受访谈,比之煌煌大著常常会拒外行和半内行于千里之外而言,更加通俗平易,权威性和准确性也自非他人转述可比。再就是,由于学术体例的限制,严格的学术论著往往将作者个人的师承渊源、经历背景、研究过程中的甘苦曲折过滤干净了,而这些被清洗掉的东西对于读者了解这些名师大家的学术取向却常常有着特殊的帮助。学术论著所阐发的论点和论证程序,其孕育过程中的幽微复杂、确立过程中的反复辨难,通过讲演、访谈和自述等等形式展现出来,对于求学者更是有着特殊的示范效用。讲演、访谈因其“准学术性”,也许有人是不大看得上的,但在我而言却有着正式论著所无法替代的功用。 正因为如此,三联书店近年来推出的若干种“三联讲坛”,如葛兆光的《思想史课堂讲录》、汪荣祖的《史学九章》等等,我都是在坊间见到后马上就读了的。近日展读新出的三联编辑部与清华历史系合编的《清华历史讲堂初编》之后,让我益发相信,即便是以这样并非亲临现场的方式,来领略名师大家们的讲课,也自有翻读其煌煌大著无法得到的好处。 清华历史学科的辉煌历史,是熟悉人文学科的人们都耳熟能详的。10余年前清华历史系重建后,2003年又进行了大幅度的重组。与其他顶尖综合性大学的相当院系比起来,系中教师队伍规模甚小,然而却拥有若干位在各自领域具有影响力的重要学者。系中教授开课之余,也常常就自己的研究进展进行专题报告,更设置了以“王国维学术讲座”为主体的学术论坛,广邀海内外知名学者来此作专题讲演。这本《清华历史讲堂初编》便是2005年度清华历史系各种学术讲演稿的一个选本。《初编》分“考古与历史”、“制度与思想”、“中国与世界”、“理论与反思”四个部分。仅从这四个部分的命名而言,就颇能让人窥见今日清华历史系继承光大其“中西融合,古今贯通”的学术传统的努力。书中所收17份讲演,都是该领域领先学者或是就自己最新的学术成果所作阐发,或是对相关领域的学术渊源和学科前沿所作反思和前瞻。由于讲演者都是自己研究领域中的重要学者,他们讲演的主题也颇能从一个侧面展示国内历史学研究的热点和水准。举几个例子来说,清华历史系自身的教授中,李学勤讲的是“考古最新发现与先秦史研究”,彭林提出了“先秦礼学形成的三阶段说”,王晓毅解说了“郭象《庄子注》新义”,张国刚讨论了启蒙时期欧洲思想界的中国形象,葛兆光与张绪山分别考察了17世纪中叶后中、朝、日之间和汉唐时期中国与希腊罗马世界之间的关系演变,刘北成则依托他所新译的本雅明著作阐发了其城市幻境的观念。在来自清华之外的讲演者中,李伯谦总结和反思了中国考古学的历程,李零从简帛古书入手对古书经典化的过程提出了自己的观点,阎步克和吴宗国都关注制度史、分别对王莽的官职改革和唐代中后期的制度变化作出了新的解释,冯天瑜对“封建”概念进行了辨析,罗志田则对废科举百年提出了反思。 学问之道,在于由平实处见精深。《清华历史讲堂初编》中所收入的这些篇目,因为是以讲演记录稿的形式来展示学术研究的最新进展,似乎更能体现这一境界。对于莘莘学子而言,他们可以藉着这样一些讲演隐约窥见成名学者的治学途径,对于各个专业的学者而言,也可以借此对于毗邻领域的学术进展有所了解。《清华历史讲堂初编》给我们提供了一面透视史学学术前沿的多棱镜,唯愿编者每年出一辑的计划能够持之以恒,则嘉惠士林,功莫大焉。 作者:彭刚 |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