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韻國學網 首頁 國學新聞 文化論壇 查看內容

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會所侵蝕文化太囂張 有本事把皇陵改成餐廳

國學新聞| 文化論壇

2013-1-24 22:13| 發布者: 夏知| 查看: 1748| 評論: 0|來自: 東方網

摘要: 嵩祝寺和智珠寺是北京的兩座古剎,都有數百年的歷史,也都是北京市文物保護單位。然而如今這兩座古剎均已成爲高檔會所,其中,智珠寺被用作西餐廳,嵩祝寺則專營粵菜。(中國文化報1月21日) 文保單位搖身一變成 ...

嵩祝寺和智珠寺是北京的兩座古剎,都有數百年的歷史,也都是北京市文物保護單位。然而如今這兩座古剎均已成爲高檔會所,其中,智珠寺被用作西餐廳,嵩祝寺則專營粵菜。(中國文化報1月21日)

文保單位搖身一變成爲高檔會所,類似的尷尬並非個例。遠的不說,就說北京的故宮吧,建福宮不也傳出過打造私人會所的消息,會費100萬,貴賓卡限量發行。往遠點說,承德的避暑山莊,也算是皇家聖地,建了個皇家會館,也是爲會員專屬服務。陝西的法門寺,浙江的西湖,湖南的嶽麓山,哪一個地方沒有私人會所的影子?

既是古剎,是文保單位,這也就意味著這地方就屬於公共資源,不屬於私人所有。可爲何到頭來,這公共領地變成了私人地盤?公共資源變成了少數人的專屬?實在是叫人琢磨不透。可這事兒還真得好好琢磨琢磨。

我們從來就不缺少文物古蹟,也不缺少文保單位,誰叫咱老祖宗的文化如此博大精深,源遠流長呢?文保單位變身私人會所,這肯定是金錢惹得禍。如果文保單位不缺錢,也犯不著非得冒這天下之不韙,把佛家的清淨地變成觥籌交錯、大呼小叫的鮑魚之肆。當然,我們也不排除有的文保單位故意捨棄文化保護的責任,變得唯利是圖。嵩祝寺、智珠寺雖是古剎,雖是文保單位,可知名度上終究要差一些,文保資金自然也非常有限。但這並不能成爲古剎變身會所的真正理由。

文物保護其實不單是建築本身的修舊如舊,還有文化內涵的保護。明明是一座寺廟,你非得弄成一個西餐廳,這就有點不倫不類了。這和故宮裡賣星巴克咖啡其實是一個道理。古剎就應該有古剎的樣子,會所同樣有其存在的特定環境。在一座600年的古剎里吃西餐品紅酒,在一座200多年的古剎里吃紅燒河豚,這種感覺的確獨特,可終究擾了佛門的清淨。

私人會所無孔不入,名山古剎,名勝古蹟。但這種所謂的私人會所往往又是權力與金錢的代名詞。當公共資源變成了少數人的專利,對大多數人而言,這就是一種侵犯和掠奪,同時也在無形之中形成一種對立和不公平。

好好的一座古剎,搖身一變成爲了高檔會所,這已然是公開的秘密。文保單位的管理方不可能對此毫不知情,可爲何會聽之任之?除了文保資金缺乏之外,究竟有無管理的過錯,有無不當得利,這些問題都值得去深入調查。

讓古剎的歸古剎,讓會所的歸會所。古剎之與會所,時代不同,內涵不同,文化不同,豈能如此嫁接。由此想到那些在古寺里開高檔會所的經營者,文化真的就是這麼個玩法?在古寺裡面,紅酒喝得再多,河豚吃得再多,也只能是一群吃客。如果你真的認爲我說的不對,你乾脆把皇陵也改成高檔會所得了?(關東客)


來源:東方網     

鮮花

握手

雷人

路過

雞蛋

最新評論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