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韻國學網 首頁 國學新聞 文化論壇 查看內容

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專家:中國藝術品拍賣市場的『退潮』與『漲潮』

國學新聞| 文化論壇

2013-1-25 18:40| 發佈者: 對酒當歌| 查看: 1713| 評論: 0|來自: 成都商報 

摘要: ■馬健(著名藝術經濟學家,北京大學文化產業研究院副研究員)    2012年歲末,很多人在談論今年的中國藝術品拍賣市場行情時,不約而同用到一個十分形象的詞――『腰斬』――說的是2012年中國藝術品拍賣市場的 ...
■馬健(著名藝術經濟學家,北京大學文化產業研究院副研究員) 
  2012年歲末,很多人在談論今年的中國藝術品拍賣市場行情時,不約而同用到一個十分形象的詞――『腰斬』――說的是2012年中國藝術品拍賣市場的總成交額比2011年縮水近一半的『慘狀』。對此,樂觀者打氣說,這是『理性回調』;悲觀者嘆氣曰,這是『遭遇寒流』。藝術品拍賣市場究竟發生了什麼?
  假如從2003年算起,中國藝術品市場的這一輪行情,已經持續近十年了。儘管十年間有大漲也有回調,但『長牛』趨勢基本未變。即使在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的衝擊之下,也出人意料地迅速復甦、強勁反彈。
  具體到2012年秋拍的大幅回調,其實是由多方面原因造成的:一是經濟大環境。在經濟形勢不容樂觀的情況下,捂緊錢袋子,保持充足的現金『過冬』,是收藏者和投資者的理性選擇。二是預期。在很多時候,預期比現狀更重要。買家的觀望,未必完全是因為他們真的準備遠離藝術品市場了,而很可能是希望在不久的將來以更低的價格『淘寶』。三是價格。中國藝術品目前的價位,整體而言還是很貴的,畢竟連續漲了這麼多年。說實話,很多真正懂行的行家裏手都已經不大買得動了。四是貨源。經過這麼多年的交易和沉澱,市場上能夠公開流通的『好東西』確實越來越少。各大拍賣公司為什麼不約而同地去海外徵集拍品,就是這個原因。五是信用。中國藝術品市場的信用問題由來已久,但隨着市場的日漸火爆,這一問題的嚴重性卻日益凸顯。比如對市場影響深遠的買家拍而不付款的現象,對整個藝術品拍賣業的連鎖效應式的打擊就不可謂不大。 

  即使如此,中國藝術品市場的未來依然前景廣闊。從長期來看,隨着經濟發展和通貨膨脹,具有稀缺性的珍貴藝術品總是不斷升值的。就短期而言,很多人在判斷藝術品市場景氣程度時,往往將目光聚焦於總成交額指標和『天價』拍品的單價。但在我看來,更應該重點關注的是成交率指標,這是反映藝術品市場『人氣』的最直觀指標。所以,只要這個指標在真正變大,就意味着市場在回暖。藝術品市場的所謂回調很多時候其實只是『虛跌』,有『價』無『市』。總成交額是下降了,但原因可能是賣家根本無意出貨,或者是保留價定得太高。市場上沒有好東西露面,怎麼會有『天價』拍品?如何會有高成交額?事實上,即使在2012年的中國藝術品市場回調期,一些中低價位藝術品的成交狀況還是非常好的。只要是好東西,跌下來總有懂行的藏家接盤,這是來自收藏界的『剛需』。
  (限於篇幅,本文有刪節)
來源:成都商報      

鮮花

握手

雷人

路過

雞蛋

最新評論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