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韻國學網 首頁 國學新聞 文化新聞 查看內容

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石渠寶笈"勢頭減弱 專家:大肆炒宮廷題材不可取(2)

國學新聞| 文化新聞

2013-1-28 18:12| 發布者: 沙舟| 查看: 1685| 評論: 0|來自: 齊魯晚報

摘要: 有慧眼才能 辨別好作品 『皇權』概念的集中體現,便是所謂的【石渠寶笈】標準。實際上,它在近年來也已經引發了不少爭議。有評論家指出,【石渠寶笈】就是庸俗的皇家收藏,是以乾隆本人對繪畫的認識來判斷 ...

有慧眼才能

辨別好作品

『皇權』概念的集中體現,便是所謂的【石渠寶笈】標準。實際上,它在近年來也已經引發了不少爭議。有評論家指出,【石渠寶笈】就是庸俗的皇家收藏,是以乾隆本人對繪畫的認識來判斷好壞,進行個人取捨。『如王石谷的作品,進入【石渠寶笈】的,價格能比沒進的高一百倍,這正常嗎?』

『從審美角度看,這些宮廷畫的確比較好懂,也容易流行,所以贏得了當下一些人的喜愛。』劉岩分析。拋開利益投機層面,從宮廷書畫中又能分析出哪些文化信息符號呢?傳統書畫所強調的形、藝、神,它又具備哪些呢?

回頭看看那些已經被美術史認可的畫家吧,蘇東坡、石濤……不可否認,有些人是歷史上的遺珠,會在百年後再得到人們的重新認可,但大多數人的歷史位置都是擺好的,宮廷畫家的地位很難超越這些人。『價格可以顛覆,但美感無法顛覆,它是人類永恆追求的東西。』當然,如果您怕買到這些名家的假貨,就請您先好好研究這些人的作品,把真的從假的裡面挑出來,把大家忽略的作品挑出來。劉岩舉例道,齊白石當年剛來北京時作品也很便宜,幾塊錢就賣了,但齊白石說,這些作品過百年後要用『良田二畝』來換。事到如今,齊白石的作品早不是『良田二畝』的價格,不知當年有多少高人曾注意到他的作品。因此,要發掘出好作品,得有一雙能分辨媚與美的慧眼才行。

宮廷書畫價格

會逐漸回歸

而要研究名家的作品,就不能沿用之前看宮廷畫的審美標準,以『順眼』、『好看』為標準,它們只是美感的初級階段。何況,中國古代書畫強調意象、線條,不注重具體的『像』與『不像』。與那些『雙眼無神』的宮廷書畫相比,美術史上赫赫有名的作品都有獨特的美感,這些美感能給予觀者廣闊的『想象空間』,比如『蛙聲十里出山泉』。『要從細節入手,仔細比較每個名家的不同,知道它美在哪兒。』

就拿畫美女來說吧。宮廷書畫裡的美人自不必說,就像一個模子裡刻出來的一樣,『雍容』也好,『華貴』也罷,人物呆板,眼神呆滯。而在美術史上,真正有美感的美人作品是立體的,有靈魂的。像齊白石,堪稱美術史上的異數,從沒有一位畫家如同他這般,將傳統文人畫的美感情趣轉向移位,開闢了一個平民化、世俗化的繪畫天地,注入了生機活潑的世俗人情。比如,他多畫村婦,『褲腰帶往往沒系好』。他畫的就是大俗的形象,卻能從中透出一股強烈的人間煙火氣,最後這些普通村婦形象也就成了經典,進入了藝術的最高殿堂,形成一種獨特的美學形式,『這就是齊白石的美』。再如張大千畫的美人兒,她們相當標緻,標準比常人要求苛刻得太多,不僅要長得美,而且氣質要『嫻靜娟好,有林下風度,遺世而獨立之姿,一涉輕盪,便為下乘』。因此能入他畫中的美女,當真是美極了的。『無論是眉毛還是眼神,你都能解讀出作者的着力點,單憑其中一點,就能看出每個人的不同,美感也就從中升華了。』

『什麼時候的古代書畫都有價值窪地。』劉岩說,藏家需要不斷開拓書畫的美學空間,闡釋書畫中不同美的內容,將自己藏品的深度挖掘出來,可以說出不同書畫的不同價值追求。

『在一味追求宮廷書畫後,藏家需要轉向。從單一的媚俗判斷,走向多元的美學研究。』劉岩總結說,古代書畫不僅價格會逐漸回歸,同時價值觀也需要回歸。 (京京)


來源:齊魯晚報     

鮮花

握手

雷人

路過

雞蛋

相關閱讀

最新評論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