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韻國學網 首頁 國學新聞 文化論壇 查看內容

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別光想着死在體制內 年輕人應該"瘋狂"一些

國學新聞| 文化論壇

2013-1-29 21:53| 發布者: 南丘| 查看: 1686| 評論: 0|來自: 人民日報

摘要: 你幹過最『瘋狂』的事情是什麼? 是騎着自行車到千里之外的學校報到,是給心愛的女孩一天寫一封情書,是苦戰4年拿到一堆國外名牌大學的『offer』,還是拋棄大城市的繁華到窮鄉僻壤建功立業? 對於正年輕或曾經 ...

你幹過最『瘋狂』的事情是什麼?

是騎着自行車到千里之外的學校報到,是給心愛的女孩一天寫一封情書,是苦戰4年拿到一堆國外名牌大學的『offer』,還是拋棄大城市的繁華到窮鄉僻壤建功立業?

對於正年輕或曾經年輕的人,回答可能千奇百怪,甚至免不了眉飛色舞。

剛剛過去的2012年,歌手李宇春的一首新歌【再不瘋狂我們就老了】為很多年輕人傳唱,並產生共鳴。

『瘋狂』的本意是『發瘋』,比喻猖狂,放在若干年前,這肯定是貶義。即使在今天,也不能說是褒義。但是,在不違背法律、道德等社會規範的前提下,年輕時不妨『瘋狂』一點,不走尋常路,大膽闖新路,使自己的個性得到張揚,潛力得到釋放,為青春留下回憶,給未來奠定基礎。

對於經歷了上世紀70、80年代的人來說,陳景潤無疑是『瘋狂』的:為了證明哥德巴赫猜想中的『1+2』,這個『不食人間煙火』的小伙子久居陋室,幾乎食不知味,夜不能眠,經過10多年的推算,硬是攻克了200年懸而未決的世界級難題,在國際數學界刻上了一條用中國人姓氏命名的定理――『陳氏定理』。鄧小平說,『這樣一些世界上公認有水平的人,中國有一千個就了不得』。

1991年之前,作為北京大學的教師,俞敏洪的職業無疑是穩定而安逸的。而就在這年,俞敏洪作出了一個在同事看來『瘋狂』的決定――告別『體制內』,扔掉『鐵飯碗』,開始艱難的創業歷程。今天,俞敏洪和他的創業故事已經成為一個傳奇,成為許多年輕人奮鬥的偶像。

翻閱許多學界精英、商界精英的奮鬥軌跡,不難發現,都曾經『瘋狂』。正是一個個當初不被常人理解,甚至不為世人接納的『瘋狂』之舉,才帶來一個個新驚喜,創造一個個新傳奇。

青年就是力量,就是無限可能。

國家的希望在青年,而青年的希望在變革――打破常規,不懼失敗,挑戰自己。從一定程度上講,對青年而言,『瘋狂一點』更顯珍貴。

如果浮躁、頹廢、悲觀、怨恨心態還有廣闊市場,我們去哪裡找尋積極的力量?

如果『鐵飯碗』、『體制內』為青年人趨之若鶩,如果『求穩定』『求安逸』成為眾多青年人的價值追求,我們去哪裡找尋活躍的源泉?

如果衝勁、闖勁在青年人身上逐漸褪去,如果『少年老成』成為青年人膜拜的標籤,我們去哪裡找尋社會的生氣?

墨守成規、畏手畏腳、不思進取不是青春的底色。『再不瘋狂青春就荒了』,『再不瘋狂我們就老了』。在機遇無處不在的時代,我們當抓住機遇,『瘋狂』一點,自由去想,勇敢去闖,讓奮鬥成為青春的記憶,讓變革成為青春的驕傲。(文言)


來源:人民日報     

鮮花

握手

雷人

路過

雞蛋

最新評論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返回頂部